第120部分(第4/5 頁)
即他就感受到,有真人境的強者出現。
他遙遙望去,並沒有打算出城去追,終南山的真人境修士,他也不知道還有幾個,若是兩人聯手,他也無法對抗。
不過既然打下了鄧州城,李曄也懶得節外生枝,能夠成就帝業的朱溫,有大氣運在身,也不是他想殺就能隨便殺掉的,眼下的重點並不在朱溫身上。
是日,戰鬥持續到午後,便宣告結束。
日落前,城中已經大體安靜下來,恢復了秩序。縱然還有零星頑抗的朱溫部曲,在官軍面前也翻騰不出什麼浪花。
朱溫五萬部曲,死亡萬餘,這裡面過半都是今日的戰果。
在沙場征戰上,相持不下的廝殺,其實傷亡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只有當勝負分出來後,一邊倒的屠殺,才會驟然增加傷亡。
除此之外,投降的更多,朱溫的部曲雖然精銳悍勇,但大勢已去,願意送死也不多,況且,五萬多的鄧州守軍,也不都是朱溫的嫡系。最後還有萬餘人逃了出去。
官軍傷亡也不小,畢竟攻城戰對攻城方來說,負擔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些,那些擂石滾木鐵水箭雨,可都不是擺設。
平盧軍傷亡數千,忠武軍反而傷亡要少一些,這倒不是周岌消極怠慢,忠武軍的數量本來就只有平盧軍一半,論傷亡絕對數字,自然是比不上平盧軍的。
當夜,眾將匯聚一堂,到李曄面前彙報戰況。
周岌、楊復光等人都是滿面紅光,能在威名赫赫的朱溫手中,這麼快攻下鄧州城,顯然對他們是一針強心劑,讓他們對日後的戰爭充滿希望。
楊復光見識不錯,見面就朝李曄抱拳,不無激動道:“大軍能這麼快得勝,大帥和平盧軍居功至偉,沒有大帥和平盧軍,就不會有這場勝利。咱家這幾日見了大帥的調兵遣將,和平盧軍的英勇作戰,可是打心眼裡佩服得緊。眼下賊人落荒而逃,這一戰意義深遠,不僅中原腹地再無賊軍大將,訊息傳到關中和四方藩鎮,也勢必激勵大軍的鬥志。安王一戰揚名,天下人都會稱頌安王的英明!”
當面聽了這樣赤裸裸的讚賞之言,李曄在覺得高興之餘,也略感不好意思,他擺手道:“此戰能勝,忠武軍的功勞,不在平盧軍之下,監軍與周帥忠義報國之名,此戰後也會世人皆知。”
周岌笑道:“大帥如此年輕,就能指揮十多萬大軍,沙場決勝,日後前途不可限量。我等雖然也有微末之功,但絕對不敢跟大帥相提並論,匡扶社稷,拯救時艱,舍大帥其誰?”
“周帥莫要打趣本帥了。”李曄連連擺手,表示謙虛,而後正色道:“總而言之,此戰能勝,乃是上下齊心,士卒用命,所有人都有功勞。至於各自功勞大小,自有軍使裁定,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是本帥治軍之本。諸位,大勝之後,不可懈怠,眼下最重要的,是撫民之事。”
話雖如此,當夜,大聲的官軍還是大開宴席,酒肉敞開供應,士卒們興致高昂,除了當值的部曲,幾乎全都醉倒,大戰之後的放鬆,是題中應有之意。
不過李曄卻沒有懈怠,當值的部曲就有數萬人,這是防備朱溫殺回馬槍,雖然和可能性不大,但謹慎是一種習慣,一次懈怠就可能次次懈怠。
除此之外,李曄嚴令三軍,不得擾民,更不可劫掠。這個軍令對平盧軍而言,並沒有什麼影響,十萬大軍有臣武將,親自來到灞橋迎接。
遠遠看到黃巢的儀仗,朱溫先是怔了怔,隨後快馬加鞭駛近,隔著百餘步遠就滾落馬鞍,帶著身後眾將步行上前。
身著皇袍的黃巢精神十足,看起來意氣風發,見到朱溫行禮,他哈哈大笑過來攙扶,看他的模樣,好似是迎接凱旋的大將,而且大齊戰局必定十分樂觀,否則不至於如此開懷。
“將軍為國征戰在外,勞苦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