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5 頁)
衛軍指揮使楊華為右武大夫,殿前金槍班指揮使。”
楊華心中咯噔一聲,暗叫一聲不好。若真進了皇帝親軍,自己固然要同龍衛軍那五十名嫡系分開。龍衛軍現在已經名存實亡,只要楊華一走,那五十來人估計會被編入李綱手下的守城部隊,然後在靖康二年時被金人大軍消滅。趙明堂、古松、李鷂子、梁紅玉……所有的人很快就會被這空前的大劫難中被歷史的洪流吞噬了。
昨日的英雄及紅顏轉眼變為一捧枯骨。念之讓人不寒而慄。
更可怕的時,只要做了那個指揮使,自己以後就沒有再上戰場的機會了。如此一來,兩次開封大戰他也只能在旁邊看著發呆,根本就沒有機會從這座危險的城市逃出去。
禁衛軍,禁衛到黃龍府去了,那才是最大的慘事。
老子可不想陪趙家的兩個倒黴鬼皇帝去當金人的奴隸。
事關切身利益,再不容楊華多想。他猛地跪在皇帝面前,“陛下,臣楊華不願奉詔。”
大殿之中非常安靜,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看著跪在地上的楊華。右武大夫,官秩五品。看起來雖然不大,但北宋軍官品級都不高,除太尉和節度使為一品外,五品以上的軍官並不多。六品已算是高階軍官,也就是說,只要品秩一過六品,就有單領一軍的資格。
殿前金槍班指揮使雖然只帶一百人,可這一百士兵可都是功臣勳貴子弟,日常做儀仗兵使用,也不用上戰場。雖說帶不了幾個兵,可這些勳貴子弟的人脈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加上有是皇帝的親軍心腹,歷練兩年,放出去便是一方大員。
看得出來,皇帝有重用楊華的意思。一來,楊華那日在宣澤門血戰時的悍勇給皇帝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且,他又是何灌的嫡系,也就是皇帝的嫡系。
剛聽到這個任命,眾將心中都暗道一聲:走運的小子。
可沒想到,楊華卻乾脆利落地拒絕了這個任命。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皇帝面色大變,這可是對他權威的挑戰,他猛地站起來,“什麼?”
楊華在地上磕了一個頭,竭力裝出一副悲傷的模樣:“陛下,非是臣不願做這個指揮使。可臣這一走,龍衛軍就散了。龍衛軍一散,我禁軍也就散了。臣本為一粗鄙武夫,不懂什麼大道理|Qī…shū…ωǎng|。可我深受何灌將軍大恩,沒何帥的栽培,臣現在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都頭。何帥已經走了,但禁軍不能亡。陛下,看在何帥為過捐軀的份上,看到他一顆赤膽忠心的份上,給我們禁軍留個名號吧。臣不願呆在城中什麼也不幹,還請陛下恩准,派我上陣殺賊吧!”說著話,楊華心一橫,學著電視劇上的那些明清大臣們的表現,將腦袋狠狠地朝地上撞去。
只撞不了幾下,滿頭都是熱血迸出,再加上他大聲的哀號,頓時將眾人都驚住了。
宋朝知時,君臣禮儀尚未像明清時那樣嚴格。趙宋養士百年,臣子的待遇也是極好。而且,當時計程車人都還延續著唐朝官場中士大夫坐而論道那一套。見了皇帝心中也不怵,該說就說,該鬧就鬧。皇帝也拿他們沒辦法。
即便是歷史上的大奸臣李邦彥這樣的小人,見了皇帝也不是一味的卑躬屈膝。甚至還鬧出過同徽宗皇帝在宮中大吵,最後爬上大樹死活也不下來的鬧劇。
很多時候,北宋的皇帝同臣子的關係更像後世公司中的董事長和部門經理。在臣子們看來,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不是皇帝一個人的。要治理這個世界,但靠皇帝一個人是不成的,還需要與士大夫同心協力。
到後來,蒙古軍南下,崖山之後,漢民族最後一絲血氣蹈海而去。
至於清朝,奴化統治之下,大臣們已經蛻變為皇帝家裡的奴才。除了磕頭三呼萬歲之外,已經不能做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