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緩脈與遲脈(第1/2 頁)
顧青想了想道:“脈象除了浮脈,一息四至,來去緩怠或脈形弛縱,缺乏足夠的緊張度;應當兼緩脈。
綜合起來,屬於浮緩脈,剛好符合您剛才解釋的桂枝湯證。
所以,我認為,此病人可用桂枝湯。”
陳雅雯道:“有資料說,緩脈多為平人之脈,其象從容和緩,浮沉適中。”
劉美亞道:“也有資料說,若脈緩而無力,多主溼病及脾胃氣虛,脈率稍慢於平脈而快於遲脈,主病溼證,脾胃虛弱;病久獲治後,則為正氣來複。但亦應參照所兼之脈,方可判定。
《診家樞要》說:緩,不緊也,往來舒緩。
緩為胃氣,不主於病......
《脈訣啟悟註釋》《脈訣匯辨》《醫宗必讀》皆雲:浮緩風溼。
《脈學闡微》雲:浮緩中風、風溼
《景嶽全書》雲:浮緩為溼滯.......”
李憬問:“遲脈與緩脈,有何不同?”
“《脈經》雲:呼吸三至,來去極遲,是為遲脈。
脈來緩慢,一息少於4至,脈律整齊,主病寒證。
遲脈屬陰,象為不及;往來遲慢,三至一息(成人每分鐘在60次以下者)。
遲脈主髒,其病為寒。寸遲上寒,心痛停凝;關遲中寒,癥結攣筋;尺遲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牽陰。
有力積冷,無力虛寒。浮遲表冷,沉遲裡寒;遲澀血少,遲緩溼寒;遲滑脹滿,遲微難安。
寒證:遲而有力為寒實證,如冷痛、寒溼、症瘕等證。遲而無力為虛寒證,多為陽氣不足,如心陽、脾陽虛弱之證。
邪熱內結:如傷寒陽明,燥熱內結證,但其脈必遲而有力。”
.......
眾人討論後,給病人開出小劑量桂枝湯:桂枝去皮9g、芍藥9g炙甘草6g、生薑9(切)g、大棗兩個半(擘)。
李憬稽核、簽名,讓病人去交錢抓藥。
“大家底子不錯,又願意分享交流,可以按照剛才的模式,早晚拿出固定的時間,相互學習、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李憬很高興,他只是稍加引導,三人就自發的討論得熱火朝天,將脈象與病理、藥法相結合。
他不得不佩服,這三人的功底深厚、悟性也不錯,都是好苗子。
可惜,《傷寒論》倒背如流,卻不會用中醫中藥、針灸去治病,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中醫方面失去了應有的光環。
畢竟,中醫靠的是悟性與大量臨床實踐,在無數的病例中,發現規律,領悟真諦。
“陳雯,既然你已經簽署新的聘用合同,又在中醫科跟診,為何不主動參與討論呢?”
見陳雯不冷不淡、很少參與討論,李憬最終還是問出口。
本不想管這些,大家都不是小孩,學習中醫,不可能靠他人提醒監督。
陳雯滿臉不高興:“我才不會簽署那種賣身契一樣的合同,你給顧青他們開小灶,從來不叫上我,既然如此,我過幾天就辭職離開。”
李憬愣了愣:“我給他們開小灶?”
李憬本想解釋,自己來蘇南,每天忙得要死,哪有時間給誰開小灶?
算了,有些東西,你是叫不醒、喂不飽、養不熟的,懶得解釋。
“陳姐,我都解釋過幾次了,李院長沒有給我們開過小灶。
我們只是抓住一切機會啃經典,不懂就問,臨床跟診多記筆記,私底下一起學習交流,希望可以學的更好。
可是,你卻看不起我們三個,不願意與我們一起學習。”
見顧青還要解釋,李憬直接打斷道:“陳雯,既然你已經決定辭職,那對不起,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