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5 頁)
無奈和悲哀。雖然他是學校裡的優等生、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是家庭和社會根本不給他有話語權的機會。
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式調侃,若隱若現,間接地表達了導演對現實的不滿。對於這部電影,我想所有站在人生十字街頭、不知何去何從的(包括曾經或即將畢業的)畢業生都要用心地去體會。
影片描寫的是上個世紀60年代,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
當時在美國,黑人解放運動、反戰運動、性解放、嬉皮士……一波又一波的新思潮,猛烈地衝擊著陳舊的秩序和體制,這種情況對於即將走出大學的畢業生而言,顯然是無法適應的。
今天,對於我們每一個畢業生而言,情況依然似曾相識。或許,世界還是變化得太快,讓我們無法理解、無從判斷。曾經一張張海報式寫滿青春的笑臉,簡歷上優異的成績單,豪情萬丈、清高自矜的座右銘以及期待中的錦繡前程,在遭遇現實後,都會如櫥窗一角模特身上的新款外套,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經意蒙上了蛛絲。
是呀,誰不想生如夏花般燦爛,但真正在現實中完美暢遊的畢業生究竟能有多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畢業生:逃離青春的迷茫和誘惑(4)
從這個角度,羅賓遜夫人並不是最大的反派,她也是曾有著美好憧憬的畢業生。至於,她怎麼成為追求肉慾、精神空虛的半老徐娘,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瞭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已經被這個社會完全地同化了。
幸運地是,本傑明並沒有步她的後塵。
其實,我的身邊有很多畢業了幾年的好友,他們之中真的不乏本傑明一樣的遭遇。而很多尚未畢業的朋友,又在擔心:離開了象牙塔,人生的美好是否真的就所剩無幾了?假如我們真的遭遇到羅賓遜太太或者其他形式的誘惑,我們能否會把持住自己呢?
這種擔心自然不無道理,但重要的則在於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
畢業,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與校園時代割捨的複雜過程。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卻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展望,所以在別人為畢業肝腸寸斷、痛苦不已之時,這些有心人已經悄悄地開始為未來謀劃。
如今在華語影壇炙手可熱的當紅小生吳彥祖,當年就是美國的一所大學建築系的畢業生。原以為自己能夠畢業後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豈料前輩們和自己的打工遭遇,卻給熱血沸騰的他潑了一身冷水。
於是畢業後,性格剛烈的他乾脆拎上行囊,開始旅行。
這次旅行,吳彥祖不僅看到、聽到、學到了很多,還被星探發現而進入了娛樂圈。經過再三的權衡,吳彥祖不再彷徨,毅然放棄了建築師的夢想,改行做一名演員,並且再未動搖過。
可見,彥祖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想必也是與他畢業時的選擇分不開的。
說透了,你就會明白:這個世界既不是屬於有錢人的,也不是屬於有權人的,而是屬於有心人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有迷茫或者逃避的時候,更何況是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呢?
但是,“無論如何,如果我們只是強調客觀困境,沉迷在外界無止境的消耗和誘惑,以及內心永無止境的慾望和算計之間,我們的頭腦會永遠地紛亂蕪雜下去”——列夫·托爾斯泰的話,的確句句在理。
同時,福樓拜也告誡過年輕人:記住,任何原因都不能成為你們墮落的藉口!
他的話更沒有錯。就算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青春的迷茫、憧憬的虛幻乃至瀕臨斷壁懸崖的困境,我們也仍要背上夢想的行囊,義無反顧地向前方進發。因為風華正茂的我們,除了開拓和征服,真的別無選擇,這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承擔的人生使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