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騎軍碰撞(第1/4 頁)
李克眼窩深邃,眼睛裡有一種渴望,渴望著自己的騎兵能夠在戰場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自荊楚王朝建立以來,荊楚王朝的騎兵總是弱勢的部隊,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鬥中屢屢失敗,上一次統一大戰,八萬騎兵,更是包括兩萬重騎兵在內的八萬騎兵,在戰場上沒有建立寸功。
那場大戰後,騎兵統帥李滄瀾被撤職,那個曾經在步兵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曾獲得赫赫戰功,臨危受命統領騎兵,卻交出了這樣的成績。
那場大戰後,荊楚王朝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騎兵之弱,簡直不可想像,騎兵這才在荊楚王朝中被重視起來,後來李滄瀾被撤職,責令回家養老,再後來,騎兵統領換了又換,就是沒人能將荊楚王朝的騎兵發展到如同遊牧民族般強大的地步,直到大將軍陳慶之的出現,才將這種局面徹底改變。
陳慶之原本是北方少數民族烏蘇族出身,烏蘇族屬於遊牧民族,從小遊牧的生活使得他的馬上功夫極其了的,在荊楚王朝統一後,遊牧民族可入朝為官,陳慶之是第二批烏蘇族進入朝廷的的官員。
剛一入軍中,他便展現出極強的戰鬥天賦,指揮才能也在一次次戰鬥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只用了八年,他便從小小的校尉成長為騎兵統帥,這在整個荊楚王朝來說,升官的速度都是相當快的。
但他上臺後,騎兵戰鬥力迅速飆升,空前強悍,只是荊楚王朝已經很多年沒有過戰事,所以他的騎兵一直沒有用武之地。
直到北蠻人入侵,他的騎兵才真正在荊楚王朝嶄露頭角。
北蠻騎軍向來勇猛,只是在與陳慶之的較量中,往往都佔據不了上風,在內憂外患的今天,北蠻一直不能作為荊楚王朝最大對手的根本原因,便是陳慶之的存在以及騎兵的強悍。
只是北蠻部族畢竟人少,而且他們打完就跑,根本不給你正面對撞的機會,所以對於荊楚王朝的騎兵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機會與對手硬碰硬,而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進行追逐戰。
而今天的濰州城,可能是荊楚王朝騎兵的第一次大規模碰撞,而且是荊楚王朝內部的碰撞。
江南之地富饒,但尚文不尚武,兵卒的戰鬥力一直比較低下,而中原兵卒,雖然單兵作戰能力比不上北方的遊牧民族,但論起團隊作戰能力,可謂是天下無敵。
所以這才是李克敢用兩萬輕騎兵對戰江南道包括一萬重騎兵在內的五萬先頭騎兵,因為此時此刻的濰州城騎兵,正是大將軍陳慶之親自調教的騎兵,這批騎兵,基本上代表了荊楚王朝建國以來騎兵的最強戰力。
李克說到此處,略作停頓,接著說道:“我想,我中原騎兵必大勝之!”
黃狂潮的心中,不知不覺間便湧起了一股壯懷激烈的情緒。
李克看著城牆之上的旗語兵冷漠而穩定的發號施令,身後戰鼓已經增加至兩個,一邊一個戰士,正在奮力地敲擊著鼓面,兩人兩鼓,卻只發出了一種聲音,兩鼓的聲音徹底結合,根本聽不出來是兩面鼓在同時敲響,這是何等樣的默契才能做到的事情?
旗語兵手中的旗幟不停的揮舞,兩萬輕騎兵緩慢而又有節奏的往東而行,直到來到東邊一處緩坡上才停下腳步,兩萬騎兵蓄勢待發,沒有絲毫的退縮,每個人都勇敢的站在緩坡之上,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戰鬥。
江南道陣營,趙充國的中軍大帳,為了能夠更好的觀察戰場的形勢,他的中軍大帳就設在了濰州城南最高的山坡上,他走出大帳門,便能清晰的看到戰場上發生的一切,發號施令時也顯得得心應手起來。
他早已經注意到了濰州城騎兵的動向。然後他極目遠眺,彷彿看到了立於城牆之上的李克,那個早已經天下聞名的大將軍,此刻卻困於一城,做著困獸之鬥。
這是何等的悲哀,大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