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威爾 五星上將(7)
艾森豪威爾在鼓舞部隊計程車氣
1944年6月6日凌晨,“霸王”作戰開始實施。空降部隊在諾曼底地區的要害地域降落。空軍和海軍對沿海目標實施火力突擊和掃雷。盟軍5個師在海空軍的火力掩護和特種坦克的引導下向諾曼底海灘發起衝擊,登陸成功。 灘頭爭奪戰時期,盟軍(蒙哥馬利的第21集團軍群,轄美國第1集團軍和英國第2集團軍)主要透過激戰來鞏固和擴大登陸場。7月,盟軍在攻佔瑟堡和岡城之後,登陸場擴大為正面寬100公里、縱深過50公里的地帶。7月25日至30日,美軍的“眼鏡蛇”戰役實現了對德軍防線的突破。8月1日,布萊德雷指揮的第12集團軍群(轄美國第1集團軍和美國第3集團軍)組成。隨後,美軍橫掃布列塔尼。盟軍挫敗莫爾坦反攻後,發現可在法萊斯形成對德軍的包圍圈。艾森豪威爾命令實施圍殲德軍的作戰。自8月8日起;盟軍透過機動兵力從北、西、南對法萊斯形成包圍態勢。至20日,德軍被俘5萬,死亡1萬。諾曼底戰役至此結束,德軍損失約40萬人,盟軍損失約21萬人。8月25日,盟軍解放巴黎。8月,盟軍“鐵砧—龍騎兵”作戰開始。9月,實施“霸王”和“鐵砧—龍騎兵”作戰的盟軍勝利會師。德弗斯的第6集團軍群開始隸屬艾森豪威爾。9月1日,艾森豪威爾將司令部移駐法國並從蒙哥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隊的指揮權。在此前後,美軍解放夏隆、蘭斯、凡爾登等地,強渡馬斯河,英軍則解放亞眠、里爾和布魯塞爾。艾森豪威爾決定盟軍採取“寬大正面戰略”,使德軍首尾不能相顧而加速崩潰。4日,艾森豪威爾命令阿登以北部隊必須佔領安特衛普,突破齊格菲防線,然後奪取魯爾區;阿登以南部隊必須突破齊格菲防線,然後奪取法蘭克福。英軍攻克安特衛普後,盟軍在齊格菲防線前受阻。12日,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五星上將。 1944年12月16日,德軍在阿登地區發動反攻(通稱突出部戰役),企圖攻佔列日和安特衛普,迫使美英同意和談。德軍從聖維特地區出發,向西攻至美國第1集團軍的南部,最後進抵馬斯河畔的迪蘭特。與此同時,德軍實施“格賴夫計劃”,組成能講英語的連隊,換穿美軍制服,突入美軍防區製造混亂。17日,艾森豪威爾對形勢做出正確判斷並採取相應措施。19日,艾森豪威爾召開作戰會議,決定:北側盟軍先取守勢,待機轉入進攻;南側盟軍則應儘早向北進攻。南側盟軍於22日發動進攻,迫使德軍由進攻轉入防禦;北側盟軍直到次年1月才發起進攻。1945年1月,盟軍在烏法利茲會師,將德軍趕過初始防線。在突出部戰役中,盟軍傷亡7。7萬,德軍傷亡12萬。在突破齊格菲防線之後,盟軍攻佔薩爾,將德軍趕過萊茵河,並搶佔雷馬根地區的魯登道夫大橋,繼而控制萊茵河東岸,對魯爾實施兩翼合圍。4月18日,德國B集團軍群(32萬餘人)投降。1945年3月,艾森豪威爾與蒙哥馬利就盟軍主要突擊方向發生分歧。 蒙哥馬利主張向柏林快速突擊,先於蘇軍攻佔柏林;艾森豪威爾則認為主要突擊方向為萊比錫和德累斯頓(考慮到蘇軍距柏林遠比盟軍近,雅爾塔會議規定柏林處於蘇佔區,必須爭取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因而據此通知蘇聯協調行動。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德國代表到駐法國蘭斯的盟軍司令部洽降。5月7日和8日;德國代表在蘭斯和柏林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艾森豪威爾戰時的主要活動就是組織、協調並指揮盟軍作戰,而盟軍聯合作戰正是這場大戰的顯著特點。這涉及複雜的軍事、政治、外交和人事問題,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嚴重損害,但艾森豪威爾以其良好的軍人素質、豐富的理論知識、 叱�鬧富右帳醵�竦貿曬ΑD侵?認為艾森豪威爾只是協調者、交際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直正的指揮官的觀點,是難以成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