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1/5 頁)
是1+1。”
明珠之算,地球稱之為哥德巴赫猜想。而且有趣的是,這個算題在神州是“挖出來”的,而且也與薄家有關。薄雅歌、薄月翰這一代還有一個兄弟,此人在數學上的造詣不強,卻有一個好兒子,即薄家第四位逍遙修士薄離詁。薄離詁和其弟薄離爾一樣好遊歷。一日,他遊歷至一處遺蹟時,竟無意中打通了一處前古算家修士的洞府。洞府當中傳承、寶物、丹藥皆不值一曬,但是有一顆珠子卻特別有意思,因為這顆珠子上刻著一道在前古並不出名的算題。
試問,任一大於二的偶數,是否都可寫作兩質數之和?
這道算題粗粗看來似乎很簡單,憑直覺判斷,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它是對的。但是若是要證明開去,卻又無比艱深。
正是因為刻在一顆明珠之上,是以所有人都稱其為“算理冠冕上的明珠”,明珠之算。
【注:在地球的歷史上,哥德巴赫猜想被哥德巴赫寫在一封信上,這封信是寄給尤拉的。然後,尤拉是約翰·伯努利的學生,和丹尼爾·伯努利是情同手足的同門,和尼古拉斯·伯努利也私交甚篤。而哥德巴赫又與尼古拉斯·伯努利是筆友加驢友。這哥幾個是最早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群人。只不過哥德巴赫不是數學家,只留下一個猜想,所以本書換了一種方式讓他存在】
“搞不懂啊……”
王崎嘆道:“你仔細想一想也應該知道吧,陳景雲他閒的蛋疼去研究一加一等於二啊……啊,不對,好像真的有算家前列腺健康堪憂……”
研究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學家不是沒有。
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越是讓人覺得沒法說個所以然,一加一等於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是個人都知道一加一等於二,但是,有幾個人能夠說出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嗎?
如果說一般的難題是大多數數學家都看不懂,那麼這個領域就是大家都看得懂,但是想要推進一步卻無從下手。
毫無疑問,能說出把“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說出個所以然的,都是能夠在這個最基礎領域披荊斬棘的頂尖算家。
“只可惜這個世界早就有皮諾亞公理了。”王崎搖搖頭,覺得不去碰這一塊比較好。這個題目艱深不說,而且並不熱門,就算拉上薄筱雅也不會有幾個人關注,划不來,划不來。皮亞諾公理明明是和歐幾里得公理擁有同等地位的重要公理,但名氣卻差了歐幾里得公理不止一條街。
這時,王崎又想起另一個問題:“話說,這個領域基礎過頭了,一般不知道也不影響什麼……我為什麼對這個記得這麼牢呢?”
知識不經常用的話,會漸漸遺忘。皮亞諾公理雖然是有關於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的,但是不知道這個也不影響計算一加一等於二。
我咋就記得這麼熟了,稍微提到就想了起來。
突然,王崎腦海當中靈光一閃。
“這個……似乎是和那個大事件有關啊。”
希爾伯特計劃,二十世紀最大最出名的數學研究。
20世紀初,悖論尤其是羅素悖論的出現,引起了當時數學界和邏輯界的極大震動。它直接衝擊了以嚴謹著稱的數學和邏輯學科,動搖了傳統的數學概念、數學命題和數學方法的可信性標準,也就是說悖論的出現關係到整個數學的奠基問題,從而引起所謂第三次數學基礎危機。數學界的領袖人物希爾伯特為了解決這次危機,更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數學危機,發起了希爾伯特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目標,是為全部的數學提供一個安全的理論基礎。其主體部分,就是完備性、相容性、可判定性的證明。
然後,在這個計劃當中,哥德爾意外的證明了不完備性。
圖靈沿著哥德爾的思路完成的判定性的證明,並根據這次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