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第1/2 頁)
□1951年
12月
29日刊《亦報》,署名祝由
□未收入自編文集
農具圖解
勤盂先生在近時的一篇文章裡說起,他希望有一本農具圖解來看看。我
聽了非常歡喜,因為我多年有此願望,至今還未能滿足,但至少總已經得到
一位同志了。
我說農具,只是把它當作代表,其實百工的器具都同樣的重要,下至我
們自己所用的筆墨和紙,也同樣的值得知道。我以前見過一本西文的書,名
叫《木匠的傢伙箱》,他把木工用的各種器具繪圖列說的講述出來,從古代
到現代,一種工具有各樣大同小異的形狀,中間也有些地方的差異,看了很
有意思。
現在還從農具說起,古代煞費考證,姑且不談,單把現今各地所用的東
西調查記錄下來,從原始的耒耜直至進步的拖拉機,對於不在田間的居民,
很可以有些教育的作用。
我們平常搬弄書本,可是孤陋寡聞,找不出古書上的材料,只在明末徐
光啟的《農政全書》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上看到了一點,這卻都是以元
王禎的《農書》為根據的。清代乾隆時曾有焦秉貞的《耕織圖》,畫的很好,
但所畫是事不是物,不能當作農具圖去看。
徐宋兩書到了民國以後始有翻印本,《耕織圖》有過點石齋石印本,但
在現今恐怕都已找不到,而且也無多大用處,不完全又太古老了。
現在從新調查,自然不是容易的事,因為需要對於農事不是外行的人和
畫家合作,還得要包括南北兩方的情形才好,不過這事是值得做的,因為這
雖是一冊小書,但其價值卻是頗大而且是長遠的。
□1952年
1月
4日刊《亦報》,署名祝由
□未收入自編文集
讀庚辛
《庚辛》這回讀的是第三遍了。寄來的時候通讀了一遍,以後又翻閱了
一回是隻挑重點讀的,這回也是如此。因為我答應作者給寫一篇讀後感,前
後兩次的翻閱便是想要繳卷的準備。
《庚辛》如題目所標示,是寫自庚子至辛亥這十二年間中國一部分情形
的,但是我用了有點近於&ldo;不見輿薪&rdo;的看法,卻輕朝市而重家庭,所謂重
點因此差不多也就集中在&ldo;太史第&rdo;了。庚子時的白健卿和辛亥時的林鳳聲
都是豪傑之士,但是不知怎地去與一群婦孺相比,因為他們活也值得死也值
得,令人沒有什麼惋惜,不引起一種憮然之感,因此如對作者說,第八章寫
得不大成功,頭兩章剛夠成功,也還是因了美晴的關係,我想作者不會見怪,
他自己也是同意莊子的寓言,贊成堯所說的&ldo;嘉孺子而哀婦人&rdo;的話,所以
對於我重點的挑法當然也可以同意的了。
書中有好些描寫風土的地方,這在小說上或者不很重要,但是由我偏愛
的緣故覺得很是可喜。從大南門雙門底起,直到西門口的敘述,特別是金銀
巷,那一條屋瓦牆壁都現出凋敝的樣子,長塊青石鋪地,平時也是濕漉漉的,
擺著好些魚肉雞鴨菜蔬的散攤的巷子,豈不是在誰的南方故鄉都是有的麼?
其次是那城隍廟,判官小鬼,茶店命鋪,也都是熟識的,可惜在一般書本上
卻是那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