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4/4 頁)
,結果都是因為前者是慫包而作罷,這讓一些崇尚暴力的球迷們有些遺憾,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賽後新聞釋出會,有記者發現了這些問題,就問張伯倫,說:“Z先生,如果當時你們的對手向你們揮起了拳頭,你們會不會反戈相擊?”
張伯倫確定以及肯定的點頭,說道:“我們不想打架,尤其是在這種象徵和平的場所,可是我們也不會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我最尊敬的爺爺和祖父從小就警告我,說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可小時候我還不是打了好幾回架?而且後來我的長輩並沒有指責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打架是分場景的。”
喝了口水,張伯倫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我小時候打架,是因為唐人街上的白人孩子與黑人孩子總是欺負我們黃人孩子,我從來不怕他們,打就打嘛,誰不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我爺爺告訴我,說中國有個偉人說過一句話,叫做‘大國的尊嚴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被打出來的’!我們不惹事,可也不怕事!再說,我在NBA的時候我們教練老尼爾森就說,打架全隊都得上去,這也是整個團隊鬥志的一種體現。”
記者們雙眼發亮,長槍短炮一個勁的噼裡啪啦拍個不停,張伯倫意識到這種場合這麼說不大對,就趕緊補充了一句:“總而言之,打架是不對的,只要對手不抱有這樣的念頭,我向我逝世的祖父發誓,我也不會主動動手打架。”
張伯倫的話引發了球迷們私底下的熱烈討論,那就是中國男籃該不該在國際賽場上動手?如果動手戰鬥力如何?中國男籃十二個人,單兵戰鬥水平又達到了幾何呢?
誠然打架不是好事,不管是哪個運動隊的領導,在聽聞打架事件後都會震怒無比,中華民族是講究謙虛的民族,事情能不用拳頭解決就不用拳頭解決,畢竟咱們都是倡導體育比賽友誼第一嘛。
可是換個角度看,競技體育本身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運動,你軟他就硬,你硬他就軟,你越是膽小怕事,有些混蛋就越騎在你脖子上拉屎。這和平常我們在社會上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與人為善並不是什麼錯誤,但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卻只能說明領導從骨頭裡的下賤。
友誼第一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既然我們搞體育的目的是為了給國家爭光,那麼在處理類似的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軟弱卻恰恰只能給民族丟人。所以打架本身不是錯,關鍵是看打什麼樣的架,是在什麼情況下打架,張伯倫在新聞釋出會上的那一句“我們不惹事,可我們也不怕事”和“大國的尊嚴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被打出來的”激勵了球迷們。
球迷們討論這些問題,不是因為他們好勇鬥狠或者想看熱鬧,而是很多人都明白,如果一個隊伍沒有血性,沒有自尊,沒有沖天一怒的豪情,沒有敢於為捍衛自己尊嚴而戰鬥的血性,這樣的隊伍你怎麼指望他可以在比賽裡打勝仗?
有關九十年代中國足球隊遠赴歐洲參加一場比賽結果後來引發打架的報道被無所不能的球迷們翻了出來,那一場比賽沒多少人關注,但那份報紙中,對這件事進行評論的人卻不得不提,因為他就是新中國另一位偉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一位已經辭世但永遠將被中華兒女記在心裡的老者。
採訪發生在歐洲,是那位老人最後一次訪問歐洲的國家,有記者丟擲了這個尖銳的問題,本來是想看中國人的難看,結果這位行將朽木的老先生,卻在媒體前擲地有聲的給出了一個有脊樑的民族才敢於做出的回答:
“打架是錯誤的,就象在國際舞臺中,我們總是倡導和平共處,建設和平世界,我們反對暴力和戰爭,可是如果和平真的可以這麼容易的得到,我們以及你們歐洲還保留著幾百萬軍隊幹什麼?如果任何形式的打架都是錯誤的,我們就乾脆養一群小貓去打比賽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