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5 頁)
——典型的從眾心理。
我的鄰座是個老婦,她頭上緊纏著一條紅色圍巾,我幾乎每天都見到她。此刻,我們四目相對,等待著司機的下一句話。
“現在,大家跟著我說……”(這完全是命令式的口吻)他以一個軍事教官的口氣說道,“早上好,鄰座!”
我們的聲音輕微又膽怯。在那天早上,我們大部分人還是第一次開口說這句問候語,但卻像學校裡的孩子那樣,異口同聲地對著身旁一個陌生人說出的。
我們都發出會心的微笑。剛才發生的一切既不是搶劫,也不是綁架,大家鬆了一口氣,更有一種微妙的輕鬆感,好像長久以來的束縛一下子解脫了。我們打過招呼,彼此就算相識,有些人在重複著互道問候,有些人在相互握手,許多人在歡笑。
司機不再說話。他不必說什麼了。再沒有一張報紙被人重新拿起。車廂裡淨是嗡嗡作響的交談聲,大家都在說話,我們對這位了不起的司機大為讚歎,他為每天持月票往返上班的乘客們縮短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我聽到了笑聲,一種充滿溫情的,興高采烈的格格笑聲,那是我在151路汽車上從未聽到過的聲音。
到站了,我對鄰座說了聲再見,然後跳下汽車。同時抵達該站的有四輛公共汽車。乘客們蜂擁而下,他們一個個就像蠟像館裡的雕塑,臉色陰沉、無動於衷,而我看見從151路車上下來生的一切真是太美好了。
我回頭看了看我們的司機,他正全神貫注,在擁擠的交通中把車從空隙中開走。他好像不知道,正是他給我們帶來了星期一早上的奇蹟。
的確,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就創造出一個人際交往的奇蹟。
空閒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有些東西拿出來曬曬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在彼此關懷的目光中,我們才能體會到自然湧起的情感是那麼真實而值得依靠,才能感受到遠比一點點不經意的傷害多得多的溫暖和美麗,你會急急地想要敲敲別人的門,溫柔地說一聲:“你好!”
請你微笑,請你開啟心門,嘗試對陌生人說話,這不是一件難事。
17今日事,今日畢
18世紀70年代中期,斯坦厄普寫給兒子的一系列家書,迄今仍是兒童教育的經典之作,其中有句名言是:“不要將今天能做的事拖到明天。”
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不斷地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是,做事拖沓,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才做。這是我們很多青少年都存在的問題。肖雷的媽媽無奈地說:“每天晚上,肖雷總說他要做作業,但是接下來卻一拖再拖,遲遲不動手,直到睡覺時間,他還是沒有把作業完成,儘管我為他準備好紙筆,陪著他卻總是枉費力氣。儘管我想盡千方百計,打也打過,罵也罵過,開始還好些,沒堅持幾天又故態復萌,現在他成績更差了,似乎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有能力比現在做得更好的。”
尋找造成你磨蹭的原因
天天快上小學了,可還是個讓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來總是慢吞吞的。從吃飯穿衣,到畫畫兒、寫字、做遊戲,他的作業永遠不能按時做完,常常忘掉該做的事情。每當需要為某事做好準備時———上學、上床、洗澡、去親戚家,如果父母不沖天天大叫“現在,現在就做!”他是決不會準備好的。
對此,天天的父母也很犯愁,曾特意帶著他向專家請教,問天天是不是腦袋笨。
對於像天天這樣做事磨蹭的孩子,父母們還可能會這樣想:“這個孩子為什麼做每件事都磨磨蹭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