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頁)
是曹操幫忙請下來的呀,最後加上“制曰可”三字,表示皇帝透過了,多麼簡單明暸。
當下讀完詔書,張繡面東而拜,起身接詔,然後拉著是勳的手就往城裡走。是勳就斜眼左右亂瞟啊,究竟哪位是賈文和呢?光從面相上,這就完全瞧不出來哪。
張繡就一徹底的武夫相貌,穿的也是戎服,頭戴巾幘,雙插雁羽。他手底下也大多都是武將,只有兩三名文吏,老的老,小的小,瞧著都不似賈詡——賈文和這時候大概快五十了,但是是勳在許都聽人說起過,他的相貌比實際年齡要顯得年輕很多,瞧上去也就三十多不到四十歲……可是那些文吏,就沒一個落在這歲數上的。
轉念一想,可還真說不清賈文和究竟算文官還是武將。他最初被任命為平津都尉,後做討虜校尉,那就是武職了;跟著李傕、郭汜入京以後,那些同僚都拜將軍,他卻偏偏去當文官,先做左馮翊,後當尚書,因母喪辭官後又被加了光祿大夫的頭銜;李、郭大交兵的時候,賈詡前去勸解,就被硬安了個宣義將軍的武職,李、郭罷兵後他又把將軍印綬退還了朝廷。所以說,按道理這時候的賈詡應該沒官,是個白身。
真要是白衣處士,張繡是不好把他帶到這種場面上來的,但是根據史書上所說,張繡是一刻都離不開賈詡啊,所以很可能隨便給他身公服穿戴了也混進來。漢代雖然文武並重,但一般士人還是更重視文職,曹操當兗州刺史兼行奮武將軍的時候,就也整天穿著文吏的冠服。可是真說不定賈詡就比較各色,今天是穿著戎服來的。那麼武將當中,有沒有誰瞧上去比較象呢?
張繡拉著是勳的手錶示親密,可是也就拉了一小會兒而已,走出幾步去就各自上了馬和車,並駕前行。是勳跟這兒東張西望,張繡就奇怪了,問他:“是議郎在看些什麼?是在看張某的兵馬,還是尋找熟稔之人?”
是勳心說我還是直接問吧,說不定他就壓根兒沒把賈詡帶出城呢——“有一位賈文和先生,傳言在將軍幕下,不知何在?”
張繡聞言愣了一下,隨即回答道:“賈先生繡所慣熟也,然而傳言不實,聞其現在華陰,並未到宛城來。”
啊呦,是勳心說我來早了,敢情賈詡這時候還傍著段煨哪!(未完待續。。)
ps: 今天又是兩更,第一更先奉上。
第八章、酬功謝德
寧輯將軍段煨段忠明,在董卓餘黨中算比較有節操的一個,他屯兵在弘農西部的華陰,重視耕織,不擾百姓,並且在獻帝東歸途中進獻衣食,執禮頗謹。估計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賈詡離開李、郭以後,就去投靠了他。
但是段煨這人有點兒小心眼兒,他瞧著賈詡原本跟自己是同僚,地位差不多高,而且本事還比自己大,就總疑心賈詡想鳩佔鵲巢。因而張繡一派人過去迎接,賈詡就南下了。有人問賈詡,說老段對你不錯啊,你怎能說走就走呢?賈詡說你瞧著吧,他現在對我挺好,我要呆久了他肯定要下毒手,還不如現在走人,他心裡也高興,又希望我幫忙在外部給他拉盟友,所以對我留下的妻兒也會繼續照顧下去。
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張繡在南陽,詡陰結繡,繡遣人迎詡”,可見不是張繡主動去找賈詡幫忙的,完全是賈文和刻意給自己找的退路。此老之深謀遠慮,由此可見一斑。
可惜是勳來早了,這邊兒張繡才剛進宛城,曹操得著訊息,就把他給派過來了,而賈詡還沒離開段煨呢——至於是不是已經“陰結”了張繡,張繡不提,是勳也猜不到。這可該怎麼辦呢?掉頭回去?是勳心說我此來主要目的就是想見賈詡,不是真來掙這點點兒出閒差的功勞的呀!
當晚宿於宛城之內,他就找魯肅來商量。魯肅說我聽說過賈文和,那就是一超級大混蛋,要不是他煽動了李傕、郭汜等人造反。攻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