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炁化三清!(第2/3 頁)
“無惑可知,此法之運轉?”
齊無惑沉思道:“一炁化三清,這一炁乃是混洞之炁,在天地未判之前。”
“而今也指得是弟子修持到三花聚頂之後的【一炁】,所謂化三,當是效仿大道衍化萬物,化而為三,精氣神三者各自分離,各自化作一體,各具功體,道行,如是方可展現出三清之氣度。”
齊無惑是根據老者說的這一門神通的修行方式推測出的。
老者撫須而笑道:“無惑聰穎,可是,若是如此,不過只尋常的分身之法門,難道上清不可為之?難道玉清不可為之?難道四御不可為之?為何是吾之獨傳?無惑雖然聰穎,然終究是推斷有謬誤。”
少年道人沉思,道:“莫非是傳說之中以一己之力,貫穿過去未來之力,合炁唯一。”
老者復又大笑,道:“哈哈哈哈,此計,小道耳,何堪足道?!!”
“曾經穿梭於歲月之神皆已死於北極紫微大帝之劍下。”
“群星列宿,定住歲月,一劍之下,蒼生碎盡,便是燭龍都已重創而去,何況其餘小神,說到底,修持修的是唯一,非歲月,無惑此刻是當下,還是過去,是未來?”
少年道人道:“是當下。”
老者復又問道:“若以此問問未來之你,是如何?”
少年道人沉思,道:“是當下!”
於是老者撫須讚歎,道:“修持為一,我若可分而借去過去未來,豈能稱之為一?”
“歲月變而吾不變,是大品的境界,又怎麼需要吾專門來告知於你呢?”
“不妨再猜。”
少年道人復又猜測了好幾次,卻皆是錯誤謬誤,於是疑惑不解,復又請問,老者方才撫須笑道:“無惑所言,以一炁而漸化三身之法門,卻也是有的,算得上是上品手段,但是也只是身外化身而已,但凡大品之境,多有此類似的手段。”
“雖是上乘,可實則不足以為依仗。”
老者嗓音低沉,低吟道:
“至道無象,無形無名,從本降跡,漸顯三身。”
“從起三身,而演三洞,三境三界,凡聖顯差。”
意思是那被稱之為是無上手段的身外化身之手段,只是這一門功法神通的前提,只是【漸顯三身】之境界,至於三身的時候,就要開衍三洞,這三洞之境,不知的人只覺得恍恍惚惚而過,而齊無惑卻已知道了。
非常人之三洞,非洞真,非洞玄,非洞神。
亦或者說,常人之三洞,在此地只是一洞,即靈秘不雜,生天立地,功用不滯。
混洞者,天地未判之象也!
大洞者,萬物之前也!
只一開篇,就已立意無窮,令人驚懼。
老者復又唸誦道:“三身相好,境界垂形,應感天人,同滋嚮象,皆從相好,而植其神,上稟玄精始成妙用。”
這是修持此法的方法,每一個文字皆是太古靈文,蘊含有極為磅礴的靈韻,少年道人心神皆動,下意識詢問道:“敢問,何為三身。”
他不提三清,因為三清這是老師的境界,而非是他的。
老者撫須笑而道:“其之一也,可強稱為法體。”
“何為法體?”
“玄徹幽微,真一妙智,清淨無礙,上顯法體三十六門,應演三洞三十六相,上下相合,彰顯七十二相。”
應演三洞,彰顯天地未判之理!
老者溫和道:“其之二也,名應體。”
“應體顯象,三境三界,上下圓明,降氣生神,而成靈識,無量功德,福備人天,應感業緣。”
“上顯三境三十六天,下應三界三十六帝,上下通應,共七十二相。”
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