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愚園市集 > 第100章 收復臺灣

第100章 收復臺灣(第1/10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功夫好?手榴彈怕不怕食人山莊明末之烽火連城穿成傻子後,徹底放飛自我破碎戰爭穿越後成為曹魏第一權臣性轉成少女才不會白給呢成為御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諸天:開局大哥被抓,我倒反天罡正義系統選中的我離正義越來越遠諜戰:識別身份後,策反高階間諜一個彈夾三萬發,你管這叫漢陽造有一個傳奇春秋吳國四合院:搶房?我直接街道辦舉報策馬大明抗戰神器:軍火系統的傳奇穿成乞丐後,我撿到師父了惡霸將軍的精神小夫郎救命,我不要在快穿界打工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橫掃六合!東周列國志註釋白話文

第一百章 收復臺灣

金磊說:“自古以來,中國都是兵民不分,戰時打仗平時屯田。秦始皇廢除了井田制,當兵吃皇糧,向百姓徵收稅賦糧餉。苛政猛於虎,百姓不堪苛捐雜稅的壓榨,揭杆造反,於是烽火連天,戰禍頻繁,改朝換代,政權更迭。直到諸葛亮想統一中國,體恤民情,為減輕負擔提出‘寓兵於農’的政策。”邢姬說:“朱元璋是農民出身的土皇帝,建國之初也實行‘寓兵於農’的政策,設立衛安軍,十分之三打仗,十分之七農墾。”谷宗義說:“鄭成功想要打敗武器先進,糧食軍需儲備充足的荷蘭殖民軍,解決糧食危機,必須實行‘寓兵於農’政策。由於戰略部署正確,加上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堅韌一跋的毅力,前後歷時一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爭,終於迫使荷蘭殖民軍頭領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鄭成功不愧為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

天賜當機立斷:“我和張勇立即率領第二批艦隊前往臺灣救援,羅成和卞文雄、小雙仍然留守大陸沿海,與張煌言將軍聯合行動,帶領沿海農漁民與滿清的‘遷海令’作鬥爭,力爭保持我們在泉州的秘密根據地。”

羅成說:“放心吧,我們和張煌言將軍配合默契,雖然困難重重,也要拼死鬥爭。泉州的秘密根據地隱蔽得非常穩妥,即使清軍佔領了整個大陸也可以安然無恙。你們這次去臺灣多帶些糧食和戰備物資,至少要夠半年的。”天賜說:“我們兵馬不過二千,多帶些就能堅持半年了。但是鄭軍二萬五千人馬,光靠大陸運送不解決問題,還得‘寓兵於農’,抽調部分士兵去屯墾田地,生產軍糧。只有立足臺灣本土,才能堅持打一場持久戰。鄭軍要想紮根臺灣,必須與當地的漢民和高山族同胞結成聯盟,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到臺灣以後,首先要‘寓兵於農’,並幫助臺灣原住民高山族發展農業,開發臺灣經濟。”

羅成說:“臺灣原住民都是部落制,比大陸要落後好幾個朝代,他們無法供應鄭成功二、三萬人馬的軍餉開支。鄭成功想在臺灣立足必須推行‘寓兵於農’制度。秦朝以前的統治者實行的是井田制,兵民不分,戰時打仗,平時墾田。滿清的八旗兵入關前就是如此,進關後全部都靠燒殺搶掠獲得糧餉和金銀財寶,那些八旗王公貴族大量圈地,把大片良田圈為己有,虜掠漢民去當他們的家奴和佃農。這些貪婪的滿清貴族搖身一變都成了奴役漢族百姓的地主土豪。”

天賜說:“從秦始皇開始廢除了井田制,兵民分家,當兵吃皇糧。後來諸葛亮南征北戰,想完成統一大業,為了減輕農民稅收負擔,提出‘寓兵於民’的策略。朱元璋建國初期也推行‘寓兵於民’,設衛安軍,十分之三作戰,十分之七農墾。我們到臺灣後也要努力實行‘寓兵於民’制度。鄭成功採取圍而不攻的戰略也不是長遠之計,荷蘭東印度公司苦心經營臺灣達三十八年之久,不可能輕易放棄富饒的臺灣寶島的,還得想辦法攻城。這次去臺灣我想把我們鑄造的二十多門巨炮運去。”劉海喜出望外:“太好了。鄭軍缺的就是攻城的大炮。我們曾經偵察過赤嵌城,荷蘭紅毛鬼子專門從巴達維亞運來紅磚,用糯米漿拌石灰砌牆,雖然堅固但是也有薄弱的地方。只要集中炮火轟擊,還是能炸開一道口子的。”

商議已定,天賜和羅成分頭行動。羅成仍然堅守浙閩沿海山區及附近島嶼作為抗清根據地,天賜和張勇率領水師從石獅港出發,悄悄地開赴臺灣前線。雪雁作為天賜的保鏢兼生活管家仍然女扮男裝跟隨他到臺灣去。這次他們順風順水航行一夜就來到了臺灣外沙線,王虎用望遠鏡看到了他們的艦隊,趕緊派出領港船引航,晚上漲潮時艦隊全部進入禾寮港。鄭成功派聯絡官前來迎接,並指派他們圍攻普羅文舍堡。天賜也派聯絡官給鄭軍送去三船糧食和急需的戰備物資。

天賜和白仕勇親率偵察兵將普羅文舍堡四

目錄
遮天之我成了李長青港片:軍火大亨,從幹掉B哥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