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5 頁)
坐下來言……
許久,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終於停下來了,楊賢傑也坐了下來開始言:“父老鄉親們、兄弟姐妹們、同胞們、同志們,我們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中華的好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我決定追封他們為忠義千秋英勇無畏烈士,所有戰死的大將墳前一律立雲湖大碑刻祭文悼念;特許賢安和如雪、蘇建功和楊小紅合葬一墓……我們還將在臺北城東的紅山嶺矗立一座夷州解放紀念碑,紀念為解放夷州英勇犧牲的烈士……”
楊賢傑接著總結了入臺以來所取得的歷次戰鬥勝利的經驗和教訓:“入臺伊始,我軍只有五萬人,我們的敵人比我們強大得多,但是在我們全體將士的努力下,我們克服重重困難,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我們攻城略地、敢碰強敵、敢打硬仗,打出了我軍的軍威,大長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志氣!歷史終將證明,任何敢於來犯之敵,在正義的人民面前,都將遭到可恥的失敗!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二十多萬強大的兵力,擁有上千門火炮,還有衝鳥、衝車、衝箭等各種先進的火器,我們完全有力量戰勝任何敵人!”
最後,賢傑宣佈重新整編軍隊。決定將軍擴大為軍團,共設大本營軍團、第一、二、三共三個軍團,每個軍團轄五萬人,下轄兩個軍(每個軍兩萬五千人,軍以下為旅,每旅五千人,旅下以為旗,旗以下又設營、大隊、中隊、小隊、什和伍等建制單位)。
任命周柱為全軍總司令;龍彪為第一軍團司令,王大力為第二軍團司令,徐向為第三軍團司令,雲嬌為全軍副總司令兼大本營軍團司令;
各軍的番號依次為一、二軍(隸屬大本營軍團)、三、四軍(隸屬一軍團)、五、六軍(隸屬二軍團)、七、八軍(隸屬三軍團)。
其中單鐵勇、楊賢寶為第一軍正副司令、陳子善、文秀英為第二軍正副司令;其餘高氏兄弟、華氏兄弟、屈通、石明亮、井鳳安、齊大召、周亮、姚文遠、孟常松、胡仕成依次為三到八軍的正副司令。
又從各軍二十歲以下的青年中編出二萬人,組成一個青年近衛軍,由楊金、楊銀兄弟任正副司令,直接歸大本營指揮。又任命普濟、閒空為特種軍正副司令,掌管火炮、衝鳥、衝車、衝箭、督造戰船、籌集糧草、偵察敵情、救治傷員、反諜等各項特殊任務,也轄二萬人,歸大本營直接指揮。
又令曹一顯、謝志君掌管執法營,檢查、督促全軍紀律執行情況。
此外曾鵬飛、姜紅火、趙芳、鄧、向元進、段松、白笑天、李妹郎、王七等九人為一到八軍及青年近衛軍的監軍,各執尚方寶劍一柄,對違犯紀律者可先斬後奏!
所有監軍都歸屬執法營領導;執法營則由賢傑直接掌握。
賢傑還親自頒佈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內容如下:
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從最高統帥指揮;一切繳獲要歸統帥部統一排程;不準拿老百姓的一草一木。
八項注意:訓斥士卒口氣忌嚴厲;做生意要公平;不準打罵士卒;不準調戲、侮辱女子;不準大興土木、營建私宅;不準貪汙士卒錢糧;不準欺上瞞下、損公肥私;不準將俘虜的錢物據為己有。
其實軍中已有十七禁五十四斬,此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乃是對十七禁五十四斬的補充——旨在約束士卒嚴以律己,使我軍更加具有戰鬥力和受到民眾愛戴。
賢傑又封孔亮為全軍總參謀長,方士道為副總參。
此外水軍的編制如下:正副司令仍然是江龍海、柳雲飛,水軍人數為三萬,下設四個艦隊,由劉玉龍、南宮适、胡浩平、許良分任一、二、三、四艦隊司令。其中第一艦隊駐雞籠,第二艦隊駐臺中,第三艦隊駐高雄,第四艦隊在臺東的花蓮建立新港,巡曳臺東海面。
這樣,逆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