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我想,這一種不計成敗,惟義是視的勇氣,是劉備之所以名滿四海,叫人民嚮往,叫讀書人歸心,叫割據群雄人人願得與其結盟的一大原因。
他會不會打仗,倒沒有多大關係了。以這樣的人,處在這樣的時勢之中,他遲早總會有他應有的一份的。所缺的,只是幫手;不是普通的幫手,而是像張良、諸葛亮那樣的幫手。
張良,他設有福氣找到。諸葛亮,由於徐庶的介紹,他終於找到了。一找到諸葛亮,他的情形便不一樣:像魚得到了水!
老天卻不給他太痛快,要叫他在遇到諸葛亮以前,領教一下袁紹的無能,把他安排在袁紹那裡,親眼看見袁紹的大將顏良與文丑,被曹操下面的張遼等人擊潰、斬首(關羽這時候也在曹操軍的前線,殺了顏良。他是否也殺了文丑,難考)。
劉備向袁紹貢獻丁一條計策,同時也是向袁紹討了一個差使:請袁紹派他到汝南郡,聯絡當地的黃巾首領劉闢,襲擊曹操的根據地許縣。袁紹接受,交了一些兵給他。這時候,他的舊部軍官與兵士,也已經有不少人陸續從徐州輾轉到鄴縣來找他,使得他又有了一支相當像樣的部隊。
他帶了這支部隊與袁紹的兵,到了汝南,與劉闢及劉闢的朋友劉邵,會合在一起,佔領了(臨潁縣東的)隱強縣。其他各縣的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對劉備響應,弄得曹操在許縣及其以南各縣的大小官吏,都害怕了起來。曹操自己在官渡前線得到訊息,也相當擔心。他派遣同祖的堂兄弟曹仁,帶了騎兵來打,才把隱強與其他各縣奪回。劉備不敢和曹仁久戰,離開豫州,到冀州魏郡鄴縣,向袁紹復命。
在官渡,他見到袁紹太不會用兵,遲早不免敗於曹操之手,就又向袁紹討了一個差事,去劉表那裡,勸劉表出兵,對曹操夾攻。
袁紹知道劉表始終不曾有夾攻曹操之意,叫劉備不必存說服劉表的念頭。這時候,汝南黃巾另有一位首領,姓龔名都,值得聯絡。袁紹叫劉備帶了趙雲等人再去汝南一趟。
趙雲在公孫瓚那裡與劉備同事,成了朋友;其後藉口兄喪,辭別了公孫瓚,回冀州常山郡真定縣(河北正定)家鄉;不久,就來到青州,作了劉備的部下,帶領騎兵;又隨劉備到徐州救陶謙,打袁術,戰呂布,抗曹操,被曹操打散。劉備在鄴縣安頓了下來,趙雲聽到訊息,就來鄴縣,替劉備募到了幾百名新兵,加強了陸續而來的劉備舊部的陣容。
這一次,劉備帶了趙雲等將領與若干人馬南下,袁紹不曾分兵協助,袁紹此時,對曹操已成劣勢,可能已經分不出什麼兵來。
劉備到了汝南,和龔都的徒眾合起來,才只有幾千人。曹操看不起他,派了一個三等角色來打。這三等角色姓蔡名陽,一交鋒便送了命。《三國演義》說他是死於關羽的刀下,有可能。但是,蔡陽的任務,並非是來追關羽,而是來打劉備。關羽之離開曹操,不是在許縣,而是在官渡前線;不是奔往汝南郡真陽縣鄉下、傳說中的張飛所佔領的古城,而是於殺了顏良以後不久便奔往古濟水之北,與古黃河之北的袁紹部隊的陣營。曹操聽到他走,諒解他的苦心,下令各將領,不許對關羽追趕。關羽不曾需要闖五個關,斬六個將(很抱歉,我們以研究歷史為專業的入,常常不得不戳破戲劇性的傳說,令讀者掃興。然而,真的歷史,倘若有相當充分的史料,也未嘗不能引入入勝,甚至更加可歌可泣)。
關羽之離曹營而奔往袁營,所冒的險,大於傳說中的闖五關、斬六將,他是殺了袁方的大將顏良之人(載在《三國志&iddot;蜀書》卷六《關羽傳》),而為了與劉備團聚,隻身而來,死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九。袁紹怎麼會不計較這位殺了自己的愛將顏良的大仇人呢?
而且,他一逃,曹操會不會派張遼、曹仁等好手去追他、殺他?關羽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