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2 頁)
曾於陪同曹操逃亡之時,中途與曹操分手。倘若分了手,他如何能在曹操得意之時當了東郡太守呢?他似乎也不曾見到曹操殺呂伯奢全家。呂家在中牟之西,不在中牟之東;曹操由洛陽來,只能先經過呂家,後到中牟。
歷史的特性之一,是它的&ldo;不可深考性&rdo;。沒有一件歷史的事實,曾經留下了全部的史料,在留下的區域性或零碎的史料之中,又每每由於來源不一而互相牴牾,再加上傳寫史料與傳說史話的人,自然而然地加油添醋或張冠李戴,於是當年的真相就越傳越失真,越模糊,甚至越來越胡扯,越顛倒。小事如陳宮之捉曹放曹,或捉曹、隨曹、叛曹,大事如曹操之何以在赤壁戰敗,都會成為後世歷史家的難題。
然而歷史這門學問,雖則有捕風捉影之嫌,卻不可廢。先民過去的經驗,我們總不能不參考,總不能不研究。&ldo;往事不忘,後事之師。&rdo;要緊的是,研究之時,在方法上不可不謹嚴。
陳宮之所以不惜斷然反曹,《典略》說他&ldo;自疑&rdo;。《典略》這部書,是站在曹操的立場說話的。事實上,陳宮沒有自疑的必要。東郡是兗州最重要的一個郡;曹操交給了他,顯然是對他十分信任,他又何必自疑?我猜想,陳宮可能是聽到曹操在徐州濫殺無辜,屠了好幾個城,才決定反曹的。
自疑的,是張邈。張邈知道了袁紹叫曹操殺他,又很明瞭曹操的為人是心狠手辣,他不能不自疑,於是陳宮一建議,張邈就立刻接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