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縣丞當了不久,不知為了什麼原故,劉備又不幹了。大概是年少氣盛,受不了委屈罷(年紀在二十五六左右)。《三國演義》的作者,把捆打督郵的事,寫在張飛身上,以渲染這位作者所送給張飛的粗暴性格(正史上,卻沒有這樣的一個張飛。張飛是富家子弟,字寫得極好,生平的嗜好,是畫美人,武藝也不錯)。
不幹了下密的縣丞以後,劉備官運亨通,閒不了多久,又做(禹城西南)高唐縣的縣尉,由縣尉而升為縣令(大縣的主管官,稱為縣令;小縣的,稱為縣長)。這是他第二次當縣尉,第一次當縣長。
其實,古往今來,當過縣長的人比比皆是,沒有什麼了不起。即使當到了九卿,相當於今日的部長的,也十分多。只有作出很大的成績來的,才會留名青史,為後世所欽佩。
劉備的特殊可愛處,便是不把區區縣尉、縣丞、縣長,看成一生事業的極峰,而心滿意足、不求上進。他志在澄清宇內,解救人民;所以得官不喜,丟官不憂,做了小官而隨時可走。
因此,他做了高唐縣縣令,又為了一次對土匪作戰小小失利而出走。他這一次走得很遠,投奔老同學公孫瓚。公孫瓚這時候因追討造反的張純與招降烏桓的&ldo;貪至王&rdo;,而官拜為&ldo;中郎將&rdo;。公孫瓚對他很歡迎,立刻上表,保薦他作&ldo;別部司馬&rdo;(司馬之官,有大有小;漢朝最大的司馬是中央的大司馬,相當於西周中央政府的司馬;軍隊中各級部隊也各有其司馬,所管的常常是輜重與後勤業務,遇必要時也奉命帶兵作戰。劉備在公孫瓚下面所擔任的所謂&ldo;別部司馬&rdo;,很像是掌管被招降的或自動歸順的別部烏桓,或如《續百官志》所說,掌管主力以外的另一部的官兵)。
劉備以&ldo;別部司馬&rdo;的身份,被公孫瓚派往青州(山東北部),幫田楷吞併青州,頗為成功。田楷做了公孫瓚的青州刺史,劉備做了田楷下面的平原縣縣令,不久就升為平原國的國相。
平原在西漢之時是一個郡,到了東漢末年由於殤帝、桓帝先後封了和帝的兒子劉勝與桓帝自己的弟弟劉顧為平原王;於是平原便由郡改稱而為國;太守改稱國相,直至劉備當了平原相及其以後(到建安十一年曹操廢國改郡為止),平原國屬於青州。青州有一個郡:東萊;五個國:平原、北海、齊、濟南、樂安。平原國有十個城,其中八個是縣,兩個是侯國。侯國沒有國相,侯國的行政官與大縣的一樣,也稱&ldo;令&rdo;,小縣的地方官稱&ldo;長&rdo;。
劉備這時候的官位,雖不太高,也不算低。他和本地的老百姓處得很好,不對他們擺架子,又捨得花小錢。而且,把境內的盜匪清除得乾乾淨淨。因此,老百姓對他十分愛戴。
當地的惡霸劉平,對劉備看不順眼,派了一個刺客來。這刺客見到劉備,交談之下,變成了劉備的朋友,不僅不忍下手,而且把劉平的陰謀告訴了他。
和劉備官位相等,而聲名大得很多的北海國國相孔融,也十分願意與劉備攀交。孔融有一次遇到黃巾來攻,抵擋不住,令部下軍官太史慈來平原,向劉備求救。劉備立刻派兵去救,同時,驚喜之餘,向太史慈說:&ldo;孔文舉也聽到說過,天下有我這麼一個劉備嗎?&rdo;(孔融的字,叫文舉。北海國是山東濰縣一帶,郡治劇縣在今日壽光東南)
另一位與劉備官位相同的人,徐州廣陵郡的太守陳登。這位陳登,是一位太尉的孫子,一向眼高於頂,卻十分推崇劉備,說劉備&ldo;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rdo;。
劉備是否已經知道自己有王霸之略呢?我看,未必。他此時所表現的,似乎只不過想做一名好官而已。倘若有心當霸王,王天下,怎麼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