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4/4 頁)
阿香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子龍,連日來你辛苦了,我是不捨得你再辛苦而已。”
“少來這套”趙雲被她這略帶嬌嗔的奉承弄得臉紅不已,故作冷淡地甩開她的手,走到一邊站著。
“如此,便由我保護阿香,攀登上去。子龍,這裡交給你了。”周瑜的語氣,透著領導的魄力。
“知道了,大都督”趙雲笑著應了一聲。
日久生情,趙雲現在已漸漸卸下冷漠的武裝,很放鬆地與他們說話了。
山很陡峭,周瑜緊緊拉著阿香的手,沿著一條小山道往上攀爬,于山腰處尋得一片奇異的樹。
此樹屬橫張型,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捲,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
如果沒猜錯的話,這便是後來聞名與世的鐵觀音茶樹。
鐵觀音性喜溫,為青茶之首,一般生長於福建一帶,如何會在荊州出現?
不過三國時代的荊州,的確四季如春,氣候狀況如現代福建一帶極為相似。又或許這不是正宗的鐵觀音,只是類似於鐵觀音的一個樹種。
不管如何,且先採摘下來再說。
她玉指輕彈,周瑜還未看清,那駐芽頂葉小開面二四葉已被採下,放在乾淨的絹帕裡,包好放入竹蔞裡。繼續照著剛才的動作採著。
“阿香,看來採摘這茶葉,已是極有規律的。”周瑜很是欣賞她的採茶手藝。
“周郎,採茶須於芽尖採,並要揀嫩葉採,這原料好了,泡出來的茶自然會好。”阿香解釋道。
“這是什麼茶葉?聞之,有一股蘭花香。”周瑜陶醉地聞著,問。
“等做好這茶,並泡好時,滿屋子都會有蘭花香呢。”阿香說。
帶著這淡淡的蘭花香,二人安全下山回來。
接下來,便開始製作鐵觀音三大步驟。
阿香前世只是賣茶的,但也同老爸親自實踐過作茶。只是這山野裡物品簡陋,不能像前世一樣製作精細。
第一步先是曬青。
她把這些茶葉盛於竹篩上,薄薄攤開在太陽底下晾曬,利用太陽光的照射熱能和吹風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散發低沸點青草氣。約半小時後,葉面失去光澤,手提葉梢基部頂端下垂為適度。再涼青半個時辰,是使鮮葉中的各部位水分重新分佈均勻。
第二步是搖青。
先製作一個簡易圓篩,直徑110cm,高20cm,篩沿有一徑向橫樑便於將茶篩懸掛離地面操作。每篩投茶葉量5千克左右,篩青時用力雙手握茶篩邊緣上推下拉,有節奏地進行旋轉搖擺,使葉子在茶篩上做圓周與上下翻動,使茶青呈“倒8”行跳動。促使梗脈內的水分向葉片輸送,同時,破壞部分葉緣細胞。
第三步為攤青。
就是將搖青後的茶青放在涼青架上進行攤青。
第四步為高溫炒青。
這一步因為要出很大的力氣,由趙雲與周瑜代勞。
第五步為包揉。
採用“揉、壓、搓、抓”等動作,使茶條形成緊結、彎曲、圓緊的外形。包揉可進一步摩擦葉細胞,使之破裂擠出茶汁,粘附在葉表面,加強非酶性氧化,增濃茶湯。
第六步為烘乾。
乾燥是初制的最後一道工序,進一步形成茶葉的形態特色、香味,去掉多餘的水分,使含水量低於7%,便於儲存,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