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3/4 頁)
報,使得地面人員有時間進入防空洞。再比如兵工學會基於馬克沁機槍而研發的民三式重機槍、兵器科學研究院研發的1913式輕機槍,也都惹得官兵一片讚譽。
但要說最惹人矚目的卻不是以上這些裝備,而是兵器科學研究院聯合經世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北平鐵廠共同研製的“秋風”自行式火箭炮系統。這種武器安裝在通用汽車中國分公司專門研製的載重汽車底盤上,裝有軌式定向器,可聯裝40枚122毫米尾翼火箭彈,最大射程達到9500米,擁有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烈、突襲性好、機動能力強等諸多優點。
不過以上所說的優點在發射之前根本難以看出深淺,只是“秋風”式火箭炮出場太過拉風,剛一露面就在演習現場引起巨大轟動。原來為了克服火箭炮精度低的弱點,經世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專門為它配備了最新的電子計算機,並根據地形、射程、風速、角度等因素研製了發射軟體系統。既然配備了計算機,自然還要為它提供足夠的電力保障,以及提供各種引數的測量裝置。結果總共就三臺秋風式火箭炮樣車出場,卻配備了三臺輔助裝備,而且保護輔助裝備的細心程度遠遠超過對於武器的呵護。
聽說演習場出現了這麼一號怪物,連平日裡呆在司令部難得露面的蔣百里、劉明昭、楊傑等人都一反常態出現在演習場,遠遠地圍在汽車周圍評頭論足。測量資料的儀器車上每個崗位卻在緊張忙碌著,不時報出一連串資料:
“當前位置北緯34。667度,東經117。052度,標高26。56米。”
“上午九時十七分實測風向106。54度,風速3。24米每秒,預計未來兩分鐘內風向風速保持不變。”
“發射機a方向214。54度,水平仰角5。63度。發射機b方向189。12度,水平仰角…1。25度。發射機c方向201。39度,水平仰角2。12度。”
“……”
在演習開始後,直屬第一火箭炮一連營連長劉汝明跑步過來向諸位長官請示道:“報告長官,直屬第一火箭炮營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發動攻擊,請指示!”
劉明昭雖然年輕,但眼下已經扛上了少將牌牌,而且戰功最為彪炳,是孫元起欽點的演習總指揮,聞言沉著冷靜地命令道:“准予直屬第一火箭炮營立即對敵發起攻擊!”
劉汝明道:“請示意敵方具體情報資訊!”說完又唯恐長官們不明白“敵方具體情報資訊”指什麼,馬上解釋道:“具體情報資訊是指敵方位置的具體標高、經緯度、兵員數量、行進速度等,如果能夠提供地形地貌自然更好,並且攻擊距離不能超過9500米。”
演習司令部參謀長楊傑在地圖上比劃片刻後答道:“敵方位置北緯34。649度、東經117。134度,標高14。11米,數量為一個步兵聯隊,人數約3700人,行進速度3米每秒,地貌為沙灘。”
“是!”劉汝明記錄並核對完資料後立即轉身直奔載有計算機的車輛前,將資料遞給一個瘦癯、帶著眼鏡的青年人。
那個青年接過資料後迅速將資料輸入電子計算機中,數秒之後測量儀器車報出一連串資料,三輛發射車隨即根據報出的資料開始進行姿態調整,短短一分鐘後便完成了所有的動作。直屬第一火箭炮營營長白崇禧此時大聲命令道:“發射!”
隨著白崇禧的一聲令下,只見三輛發射車上頓時硝煙瀰漫,帶著火紅的尾焰、夾雜著尖利的呼嘯聲,一枚枚炮彈如同離弦之箭前後相繼奔湧而出,勢若排山倒海,聲似虎嘯雷鳴,好比火山噴發出熾熱的岩漿,頃刻間鋪天蓋地般傾瀉在敵目標上。在雨點般從天而降的炮彈轟炸下,目標區域內的敵人有生力量和軍事裝備瞬間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原本在演習場防禦工事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