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序言(1)
站在窗前,窗外是一位母親拉著孩子的小手漸漸遠去的背影。那對母子剛剛在我這裡進行過諮詢後離開了。媽媽身體向前微傾,走得很快,孩子為了趕上媽媽的腳步,吃力地緊緊跟隨。雖然我剛對這位母親講過,孩子是因為母子依戀關係不穩定才出現了問題;也曾告訴過她,如果孩子得不到充分的母愛,就會留下心病。即便這麼講,這位媽媽還是沒有考慮孩子,自顧自地牽著孩子向前走。
看到這副情景,我不禁想,為什麼媽媽們都對孩子的內心一無所知呢?一邊說著自己多麼多麼地愛孩子,一邊卻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揠苗助長。
回想一下,我撫養兩個孩子的過程似乎也是這樣過來的。在我做實習醫生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因意外懷孕而有了老大慶模。生完孩子後,又要拉扯孩子又要努力工作,忙得暈頭轉向。因此,我也曾經有好幾次因為孩子沒按我的意願行事就對他大發脾氣,雖說事後也是後悔不已。
父母因為育兒感到吃力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並不瞭解孩子的發育過程和他們的內心狀態。雖然自認為比任何人都瞭解自己的孩子,但其實很難說他們眼前看到的就是孩子的全部。如果能知道孩子的內心在發生著哪些變化,瞭解孩子的心理發育已經到了哪一個階段,那麼育兒帶來的困難至少會減少一半以上。如果父母對這些情況不瞭解,就會對孩子繼續發脾氣,以更為急躁的心態督促孩子,使得情況更加惡化,陷入惡性迴圈。
回頭想來,我自己也曾經有過很多同樣的失誤。每當在醫院的小兒精神科裡接待前來看病的媽媽們時,我都會回憶起自己的一些相似經歷,都會自我反省:“那時如果這樣做,就更好了。”“原來因為這個原因,孩子才那樣做的啊!”我有過那麼多的失誤,幸運的是並沒有耽誤兩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一點我一直對孩子心存感激。
撫養孩子意味著必須對孩子這個存在的客體充分學習瞭解,並以此作為當好父母的基礎。在孩子一歲歲長大的過程中,父母其實也在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
給1歲孩子媽媽的贈言
在懷著老大慶模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些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比如,我曾經覺得只要生完孩子,就能恢復自由之身,自顧自地逍遙自在;甚至還曾“雄心勃勃”地計劃,在產後調養的日子裡一定要把懷孕期間耽誤的功課重新揀起來。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生完孩子以後比懷孕的時候更累,必須忘掉自己,一天24小時都用來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才切身體會到,過來人說的“孩子在肚子裡時最輕鬆”是多麼正確。
就這樣,我進入了“媽媽”這個新角色,但一開始卻並不順利。首先,慶模非常敏感,經常啼哭,夜裡也又哭又鬧,不好好吃輔食,還特別認生,除了帶他的人以外,誰也不跟。那時,我甚至產生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生他出來就是為了讓他折磨我嗎?”這樣無稽的想法。
為了當一個好媽媽,我以非常迫切的心情開始加緊學習。我逐漸認識到,慶模出現的這些現象都屬於天生氣質和發育方面的問題。因此,問題並不在於慶模,而在於我對自己的孩子不瞭解,才會為孩子不按自己意願行事而煩躁。因此,在慶模出生後的一年裡,我努力地去嘗試掌握並理解他的氣質特點。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序言(2)
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媽媽們應該瞭解,此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滿足孩子所有的生理要求。此時,孩子的身心還沒有分離,身體發育就意味著心理發育。因此,為了讓孩子具備對身體最好的控制力,按時餵養、按時睡覺、及時更換尿布等等隨時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非常重要。
同時,要和孩子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情感紐帶。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