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暗心驚:這老道地輕功若在江湖上直線疾馳,雖說快,但是江湖之大,應當不下於十人能追得上,只是三人移形換位,切換身形,就在一個不滿一丈的小***內,卻混入一體,毫無窒礙,這等境界,可不是透過苦練能得到地。
三僧驚訝不止,他們卻不知道,這三人本來是孿生兄弟,因為家裡窮,從小被父母拋棄,被青海掌門帶回了山觀,自小培養,三兄弟心意相通,更加上學了武功,五官清明,心心感應,長到這麼大年紀,八十多歲,三兄弟還從來沒有分開避一天,若論組陣之妙,全天下卻再也找不出超地過他們的人。
三個道士繞圈讓人眼花繚亂,但是真正危險地還是三人手中細細繩索,三人捨棄用力的笨辦法,一味走巧,但見樹林間三道白繩猶如白虹,穿梭如飛,猶如活物,在空中靈轉輕便,有主攻,有主守,有主正,有主奇。
與之相對,三僧的黑帶則要暗淡得多,三僧黑帶原先伸出四丈長短,失之靈活,現在被三道繩索一逼,慢慢退了回去。
明是三道一味猛攻,白繩索前進一步,卻覺得天大的困難,到了最後,眼看著將三僧的黑帶逼迫到他們身前兩丈遠,卻不能再進一步,反而覺得對方黑帶上反彈來的力量漸大,將三人逼迫地氣血不暢。
三道中,老大猛然反省過來,大喝一聲:“坐!”
但見三道背靠背而坐,白繩一收,放棄之前攻勢,三人一下子端坐在地,三人成犄角向外之勢,一人衝向一老僧。白繩環轉如圈,盡取守勢。
三僧見三道不攻,三條黑帶狂卷而回,頓時輿三道纏鬥在一起。
三條黑帶輿三條白繩,黑白二色,柔軟六條帶你追我逐,在空中盡現各種違反常理的高難度動作,其中還體現陣勢變換之道,夾雜著繩索、黑帶破空地嗚嗚、颼颼聲音,將四周人群震地心頭狂動。鴉雀無聲。
門過片刻,三僧心意相通。見三道守得嚴密,招式妙到巔毫。甚至進退掩護,陣勢變換上更勝一籌,三僧齊宣一聲佛號,一根黑帶纏住了一根繩索,但見空中三條直線崩地緊緊,在空中慢慢顫動。
六人到了比拼內力時刻,周圍人緊張觀看。沒一個人敢喘一口大氣。
這三老道雖然不在江湖上走動,可是內功深厚之處,雖不及三僧,竟然遠遠超於一流高手水平,三道也是倔強脾氣,使勁拉著繩索。體內真氣狂湧而出,也不放棄。
這一下比拼內力,卻是足足門了一個時辰有餘。人們看著三道地頭頂,一股淡淡水氣蒸騰,長達尺許,而三僧頭頂宛若水壺沸騰,淡淡霧氣園繞成茶碗狀,兩下相比,高低立判。
比拼內力往往是到了生死關頭,六人鬥地兇險,青海三老狀態不妙,青海派的徒子徒孫們此刻想上去幫忙都沒門路,一個個急地如熱鍋上螞蟻。
又避了半個時辰有餘,眼看著青海三老一張張紅潤老臉變成白紙顏色,頭頂霧氣不升反降,卻是身上水分被蒸發過量了。
三老僧也不輕鬆,一個個汗流浹背模樣,只是鬥到現在,傻子也知道他們穩贏不敗。
三僧突然同時站起來,念一聲佛號,眾人只看著黑帶一抖,白繩索跟著一顫,接下來,帶抖繩顫,眼看著三道臉色慢慢紅潤下來,手也停止抖動。
繩索黑帶驟然一分,三道對著三僧鞠躬,六個人握住手在一起,竟然十分親密,原來三僧自以為金剛圈獨步武林無人能故,沒有料到青海三老招式不弱於人,若不是內功遜了一籌,今日敗的就是他們了。
青海三老退走,不過面帶紅光,今日一戰,雖敗猶榮,青海派藉此可以穩穩登上江湖名門大派之列,再也不侷限於青海一地。
少林三僧消耗甚巨,剩下的人都是名門高手,自然不屑於也不好意思撿這個便宜,第二日就這樣避去,到了第三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