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懾趙、南能伐楚,最後再攻齊。這樣由近及遠,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擴張,好比蠶食桑葉一樣,必能統一天下。秦王聽從他的計謀,撤回遠征齊國的軍隊。公元前268年,昭王用范雎謀,派兵伐魏,攻佔懷。兩年後又攻佔邢丘。公元前265年,范雎又為昭王謀劃攻打韓國,首先攻佔地處韓國咽喉的滎陽,將韓斷為三截,致使韓處於危亡之中,不得不聽命於秦。經過一系列征戰,秦國勢越來越強,各國無不震動。
在逐漸樹立秦王威信的基礎上,范雎才逐步但是堅決的實施“固幹削枝”的政策,剝奪親貴手中之大權。公元前266年,范雎被任用四年後的秦昭王四十一年始收回穰侯的相印,令其回封地養老。范雎可謂耐心矣,秦王亦可謂壽命長矣。這年范雎接替穰侯被正式任命為丞相,封為應侯。接著又把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驅逐到關外,將宣太后安置於深宮,不準再幹預朝政。透過這些變革,消除了內部隱患,使權力集中於以秦昭王為首的中央手中,政權更加鞏固。從此秦國在范雎的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指引下,連連取得對外作戰的勝利,逐步蠶食六國的土地,為秦國最終兼有天下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李斯評價他時指出:“昭王得范雎,強公室,枉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二、戊戌變法
兩千多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般飛逝無蹤,轉眼間中國已經從最初的封建社會階段過渡到了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晚清末年。當時的清光緒帝面臨著國家日漸衰弱,列強不斷侵吞我國領土,慈禧太后和諸守舊派大臣把持朝政的這樣一種內憂外患的局面。應當說光緒帝所面臨的處境與秦昭王所面臨的處境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對內都有太后專權及權臣持政之憂;對外則一個面臨著吞併六國的歷史性機遇卻苦於沒有切實可行的軍事策略,一個則截然相反,面臨著將被強國瓜分卻迴天無術的困境,總之都處在需要一種大變革的前夜。最終的結果卻是早在兩千年前的范雎運用其嫻熟而高超的政治智慧步步為營,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當時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則過於稚嫩和天真,一味地蠻幹,以卵擊石,使得戊戌變法以徹底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內在原因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一、封建勢力過於強大。中國的封建制度延續了二千多年,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領域與資產階級維新派相比都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變法運動主要依靠有職無權的傀儡光緒皇帝。在軍政大權都操縱在地主階級守舊派手中的情況下,貿然頒佈變法詔書,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第二,中國的維新派的活動範圍僅僅侷限於帝黨官僚和士大夫階層的小圈子內,群眾基礎薄弱。他們希望在不否定封建制度的情況下,主要依靠同樣也是封建勢力代表的帝黨官僚來推行資本主義一套主張,這就彷彿希望帝黨官僚自己來革自己的命,自己來砸自己的飯碗那樣荒唐可笑。不屑一顧的帝黨官僚大抵動一下手指頭改良派便難以為繼了。第三,不利的國際環境。鴉片戰爭後,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為維護自身的長遠利益支援中國的頑固派反對維新派。維新派希望藉助變法使國家獨立富強來反對外來侵略,這無異於與虎謀皮,必然會遭到其強烈反對。
從具體操作上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光緒帝和改良派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是導致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失誤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沒有爭取到後黨、尤其是慈禧太后的支援
1861年的“北京政變”使慈禧太后事實上掌握著中國的最高權力。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她與一般帝黨成員所不同的是她有時不得不從整個民族的立場和全國的高度去考慮和思索一些問題。隨著時代的風雲變遷,她可能也不得不被迫接受一些新的思潮。縱觀她主政期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