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5 頁)
大幅度增加了。
2007年底開始,郭臺銘就高調預警全球景氣“雲深不知處,深不見底”。2008年2月富士康迎春旺年會上,郭臺銘親自寫下對聯:“萬丈高樓矗立寰宇,縱有變化風雲,惟你我堅強,豈能撼動;兆元企業佈局全球,偶見莫測景氣,賴科技精進,依然成長”。
2009年新年,郭臺銘又寫對聯:“鴻翔千里展翅天宇,惟科技創新,可撥雲覓日;海角七號落根本土,賴意志堅定,乃逆水逐浪”。
郭臺銘對員工發表新年賀詞說: 2008年是一個“記憶之年”。全球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快速增長到急劇降溫,變化範圍之廣,速度之快,影響之大,歷史罕見……這次的經濟危機不是景氣迴圈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結構重整的問題。在全球經濟結構醞釀大的變局時,我強調以“意志堅定”則“逆水逐浪”,再強調以“科技創新”來“撥雲覓日”。由於這種非常的破壞與侵入,需要時間來調整其經濟結構,此時不再是等待原有的主導經濟發力,而是新的經濟體趁勢崛起的大好時機。誰抓住機會趁勢崛起,誰就是這一波經濟變局的最大贏家。“覓日”不是“見日”,一字之差,體現的是在面對危機時採取主動還是被動的態度。雲被撥開了,還不知道太陽在哪裡,要自己去尋找。危機中處處蘊藏商機,企業只有主動尋覓新崛起的經濟體中重要的產業價值鏈,才能搭上經濟結構改變的列車。
郭臺銘自稱“寒冬中的孤雁”,抓住每一次不景氣的機遇,促使富士康登上新臺階。2001年,全球經濟低迷,IT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第一、二季度已經非常慘烈,但是郭臺銘卻認為第三季度還不是景氣底谷,仍將持續探底,且水深難測,產業結構正在改變,要及早應對。2001年將是“硬著陸”,而不是“軟著陸”。在2001年5月31日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面對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向股東們發出宏願:“若今年營收不到1 000億新臺幣,我就向大家下跪。”果不其然,這一年富士康營收1442億元新臺幣,坐上了臺灣第一大廠的寶座。也就是在這一年,富士康開始進入手機產業,虎口奪食。其實,這波經濟衰退持續了幾年。2004年,連高獲利、高成長的IC設計公司都不再受到投資人追捧,象徵全球科技股興衰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從2003年的2 700點又跌回1 400點左右。臺灣廣達、寶仁等股票的股價都創下歷史新低。然而,在這幾年不景氣中,富士康一路高歌猛進,每年以超過50%的複合增長速度擴張。2004年超過偉創力,成為全球代工大王。除了公司營收業績的高速增長,富士康在臺灣的股票價格也大幅攀升。
第二章 低價全靠廉價勞動力“血汗”支撐嗎?(2)
富士康在臺灣上市以來,從母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來看,除了1990—1993年低於20%之外,從1994年開始,都在26%之上,每一年都大於資產報酬率。為什麼富士康能成為“寒冬中的孤雁”,在不景氣中逆風飛揚? 1999年,郭臺銘就給出了一句名言:“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但我們可以像蟑螂一樣生存下來。” 面對不景氣,郭臺銘是這樣看的:“經濟不景氣對企業是一個考驗,最後一定是優勝劣汰,期間要經歷一個過程。景氣的時候,就像順水推舟,每個人都會,只是快慢的區別而已;不景氣的時候,則是逆水行舟,那就要考驗能力了,有的人會成功,有的人會進步,有的會被淘汰。不景氣會加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過程。”
郭臺銘又說:“世界經濟都有景氣與不景氣的時候,躲都躲不掉。但我認為,經濟沒有所謂景氣的問題,只有競爭力的問題。不管景氣來臨與否,都有人成長,有人失敗;不管景氣好不好,都有人賠錢,有人賺錢。”有人倒下了,留下的訂單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