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為民生不辭辛勞 思萬千落地生根(第2/3 頁)
不當晉王,不當皇帝,就靠這幾樣東西走到哪兒一樣輕鬆成為富家翁啊!還是富可敵國的那種,這年代,盛世少戰亂頻發,到時誰不吃我的東西老子餓死他!嘿嘿嘿。。。”
怎麼處理這些珍貴的糧食作物呢?這些是種子千萬不能壞了爛了。眼見土豆放的時間有點久了,有點發青了,這是即將發芽的節奏,事不宜遲最多再有3-5天這批土豆就會冒出新芽露出芽根了,必須要找塊合適的地種下去了,否則就爛掉只有扔了,這種事情決不允許發生。接下來是紅薯,紅薯一年四季都可種植,特別是在這地處渭河、黃河流域日照充分的土地上,楊二幼年時曾幫著父親在自家平房後開過一塊纖長的土地,種的第一種作物就是紅薯,從起攏、種植到捂著鼻子淋澆糞水都是經歷過的,而且印象深刻。以後,隨著年紀的增長,沒少看過附近農民種,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偷農民伯伯即將成熟的紅薯到山上烤著吃。他知道春末到夏至期間的幾天正是播種紅薯最佳節氣,這個時段播種極易短時間生根成活出藤結莖,大致3個月時間即可收穫。隨即還可續種連綿不絕,冬季不過是成長的緩慢而已。現在不正是5月中旬嗎?就算按古時陰曆計算的夏至也差不多就在下個月的樣子。這個具體時間稍候找莊上老農問問便知。當然,如不計較的話,隨時都能進行播種,區別在於氣溫不同成熟的快慢罷了。
玉米這東西沒太多講究,只要是塊還不錯的地就能進行播種。但楊二不想這麼快交手他人做,因為種子的數量太少,過於金貴了些,還是在自己方便的時候薈晉王府邸,在花園中親自試種為妥當。只要這幾十顆種粒都能發芽便能長成幾十顆玉米苗,百天後便能收穫百多根玉米棒,那時就會有幾萬顆玉米種子了,到那時在找十幾畝地廣泛種植。稻穀也一樣,楊二打算自己找塊地來撥弄,雖然他沒插過秧種過稻,但平時在播種的季節常見工廠周邊的少數民族山民種過,前提是需要一塊優質的水田。種稻子是項技術活兒!幹稻穀可以存放不會壞掉,不急一時。在這北方大地上,現如今還是以種植小麥麵食為主的。不過,幾十斤的花生需要及時曬乾才行,否則就發芽了。花生,楊二也不急於馬上種下去,這個最是可有可無,也可以說就算種上了也是為滿足自己平時喝酒的需要,這個年代的酒不怎樣,下酒菜更是渣。想到油酥花生就口齒生津呀!
楊二收拾好一切後走出房門,叫來房外打掃的莊丁。
“你莊中可有善通農事之人,可找幾位到我房中,我有要事相托。”
“啟稟王爺,小人家中老父就是這莊中佃農,整日打點田中雜事,正可尋來聽命。”壯丁說完拱手離開。
不多時,梁師泰匆匆來到楊二房中,道:“聽聞王爺在我莊上尋精通農事之人,不知是何意?”
“哦---,前日於路遇一西域客商,他知我是當今晉王,欲結交與我便贈兩件稀罕物品與我,他言此二物為產自西域以西之物,可做為百姓口糧裹腹。言我大隋氣候土質與西域並無太大不同,亦可試種此物。並言此物不可久存,當應時節及時播入土中。本王不善此道,是故想煩請你莊中農戶試種之。”楊二把早已想好的一番說辭對梁師泰說道。
“竟有此等事?王爺勿憂,本莊多有善耕種之人,且衷心誠可託矣,末將這就多尋幾人前來。”梁師泰說完轉身出去。
看來要在此地停留些日子了,需要我親自去選擇上佳的田地,然後還需傳授莊戶後世科學的栽種施肥等。怎麼著也要等到新芽出土長勢穩定後方可離去。少則半月多則30天啊!這潼關叔父楊林哪裡少不得要先派人過去知會一聲,順便領一小隊官兵過來看護新苗為宜。楊二圍著桌子轉了幾圈後坐下來靜靜的思考著:記憶中顯示的資訊是現天下大勢。我大隋居中國北方兼巴蜀全境含雲貴部分;北方緊鄰東突厥距離長安都城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