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蔡伯喈千里投奔(第2/3 頁)
。”隨即,兩人便哈哈大笑起來。
羊儒引蔡邕入座,便吩咐盧全看茶湯。
“一別多年,羊公別來無恙啊?”
“蒙伯喈掛念,老夫甚好。”
“羊公,這是小女蔡琬、蔡琰。”蔡邕向羊儒介紹起身後的兩個小女孩,然後向她們吩咐道:“還不給羊公請安。”
“蔡琬(蔡琰)給羊公請安。”兩人施禮道。
“好,好。”羊儒笑道。此時,盧全已經回到堂上,羊儒又吩咐道:“盧全,帶兩位娘子去偏房歇息。”
蔡邕忙起身朝盧全施禮:“有勞盧管事。”
盧全也是朝兩人施禮,便帶著蔡家兩位娘子去歇息了。
“伯喈,朝中之事,老夫略有耳聞,不知今後做何打算?”
“羊公,說來慚愧,此次得罪朝中權貴,匆忙避禍,心中也無計較。”
蔡邕先前受中常侍程璜陷害,蒙靈帝赦免後,又遭五原太守王智誣陷,此事羊儒是知道的,見蔡邕答的窘迫,便說道:“如此,伯喈不如暫避府上?”
“羊公厚義,感激不盡,然邕避難之人,豈敢連累羊公?”
“欸,伯喈此言差矣,且問你,可有天子詔書?”
“無。”
“那可有官府緝捕文書?”
“亦無。”
“既無天子詔書,又無官府文書,伯喈又有何連累老夫?”羊儒喝了口茶湯,又說到,“伯喈受奸人所害,然我泰山羊氏素有聲望,諒朝中宵小不敢輕舉妄動,你放心住下便是。”
“如此便由羊公做主。”說完便起身施禮。
“欸,你我兩家本是世交,何必如此客套?”羊儒笑道,“再說,老夫正欲為三郎請先生,伯喈適逢其會,卻不知可願受藝?”
“可是那不滿週歲便手不釋卷的羊安?”
“欸,伯喈謬讚了。”
“豈是謬讚,早聞羊家得孫安,週歲而讀書,三歲識千字,六歲背百書。”
“一言難盡啊,你且看看。”
蔡邕結果羊儒遞來的竹簡,邊看邊問道:“這是?”
“一卷是他的功課,其中用的他自創的符號稱為‘標點’,專為斷句之用;另一卷是他自創的字型稱為‘簡體字’。”羊儒頓了頓,繼續道,“吾以為年少成名,並非善事,故只許他功課時自用,至於這簡體字,怕是取禍之道,暫不許他使用,為此,今日還與我爭論。伯喈以為如何?”
“令孫高才。”蔡邕起身向羊儒起身一拜,道,“羊公何不請令孫一緒?”
羊安此時並不知道自己已是聲名在外,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他自詡不是曠世之才,只是擁有現代人的見識和知識,但是在古文造詣上是遠不及古人的。因為身處的時代和生活環境的不同,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現代人去和古人比古文字身就是一件非常傲慢的事情,一句古人生活中的常用語,可能現代人都是需要靠結合上下文的揣摩和猜測才能得到一個大概的答案,還是無從考證的。所以本著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的原則,他選擇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早,儘可能勤快的學習古代文化。饒是如此,繁體字也是讓他吃盡苦頭。所以便有了週歲而讀書,三歲識千字的事蹟。
當然,古代讀書也有簡單的地方,那就是學科單一,主要以《詩》,《書》,《禮》,《易》,《樂》,《春秋》為主,雖然各書有多個版本,比如:《詩》有《毛詩》、《齊詩》、《魯詩》、《韓詩》等,又《書》有《古文尚書》、《歐陽尚書》等等之類的。但大體來說,主要是經學,如要細分,那便是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所謂今文經學指秦漢時期因秦始皇焚書及項羽燒咸陽宮導致經書失傳,後來漢代儒學家透過整理歷代師徒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