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4/5 頁)
,但既然是秦國之主,就有必須去做的事。孫兒只是希望,萬一出了什麼事,請皇祖母把一切都推在孫兒身上,不要介入其中,若有可能,儘量保住安樂吧!”
太皇太后輕輕嘆息,眼中是止不住的憐惜與無奈。
是啊,這是一場幾乎沒有希望的拚搏,然而,他們都不能後退,不甘放棄。
所有的皇室宗親,都在秦何傷的淫威下,噤若寒蟬,朝野的勢力全部被掌握在秦何傷一人手中,皇帝空有尊貴的地位,竟無一兵一卒可以調動。
民間不是沒有人對秦何傷的治世持以非議,軍中朝中,也不是沒有將領和官員暗懷不滿,只是,有這樣遠大見識的人,不是死於非命,就是被壓在底層,難以出頭。
派出納蘭明是一場賭,由他暗中奔走,聯結所有有識之士,奉天子以抗權臣,起新法,以絕惡政。
當今之世,真正有才之士,大多困於風塵,沒於賤役,若有人能賞識重用,必會拚死力報。只要能一點一點慢慢收納人心,總有一舉推翻權臣的機會。
雖然朝中大員、軍中重將大多掌握在秦何傷手中,而納蘭明能暗中拉攏的都是小官小吏,但又有哪一個高官大員的命令不需要透過一層層的小官吏才能真正傳達下去,若是能夠好好地利用這些人,也未必不能把一個個手握大權的傢伙慢慢的架空。
而且,京兆尹主管京城治安,雖然不能干涉軍隊,但手下的步兵衙門,到底是一股兵力,必要時,若能關緊城門,不讓軍隊進入,而迅速控制京城局勢,誅殺叛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只是,誰也不敢保證納蘭明的忠誠到底有多深。做為皇帝,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切寄望於一個臣子的忠誠,行這一場豪賭,即使是小小年紀的寧昭,心頭也不是不悲涼的。
然而,這一場賭又似乎並不曾失敗,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納蘭明確實是在為他盡力奔走,小心地在低層官員中,尋找有識之士、有才之人,刻意拉攏對秦何傷的政權有不滿之意的官吏,有意無意地接近對皇室依然充滿忠誠與期望的人,然後,乘著入宮探望的機會,悄無聲息地把他所認為可用的名單,可以真正吸納到他們這個微不足道的反正中心的名單,傳到了寧昭手中。
也許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也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總之,在心念一動間,他決定親自去見見這些人。
那一天,在皇祖母和貼身的總管太監的掩飾下,他終於可以擺脫監視,悄悄出宮。
納蘭明只說他是朋友家的公子,年幼而才高,有意為他介紹俊彥人物,以長見識,以廣見聞,卻又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露他的身份極之尊貴,使得諸人,皆不敢輕視於他。
那日,他們在納蘭明的書房,暢論天下,談及如今國事,眾皆感傷。大家且說且敘,且談且飲,有人悲憤,有人激昂,有人嘆息。
他第一次如此不加掩飾地直抒胸中鬱憤,說起國家滿目瘡痛,朝政日非,百姓流離之苦,子民受躁嗬之難,終是禁不住落下淚來。
在很久以後,當時與會的眾人,常會不由得感嘆,他們的皇帝城府深不可測,那麼小的年紀,一場苦情戲,已是演得形神兼備。
沒有人相信,他真的是有感而發,沒有人相信,他真的是心憂國事,沒有人相信,他真的是為他所有的子民百姓而感到痛楚,為他這個遍體鱗傷的國家而覺得憂慮。
是壓抑得太久太久,所以一旦表露,便不可抑制,是他終究還是個孩子,所以一旦情動於衷,便再難以理智控制。於是,黯然的淚落,變做無聲的痛哭。
忽然間想起,無數史書中,那些任權臣坐大,倍受欺凌的君王們,面對僅有的忠實部屬,君臣相對而泣時,到底是何等情形,越思及此,越覺痛入心頭,明知不妥,竟終是不能控制心中的悲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