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3/4 頁)
咕奴成為了奴隸兵,並因為屢次作戰勇猛而漸漸提升,不但得到了自由人也就是龍族正式族人資格,而且還升為了騎兵中隊長。
而此次戰略撤退過程中,龍族騎兵的建制被打亂了,一些指揮官或者走失,或者戰死,咕咕奴就很幸運的成為了他所在這支五六百人龍族殘部的中堅。
咕咕奴一直對此次撤退過程中龍族指揮官的戰術有著不同看法,他認為對方太過於保守,看到對手太過強大就放棄反攻,只想儲存有生力量,消極撤退,而要戰勝後方的這支敵人,就必須不怕犧牲,給以猛烈而有震撼力度的打擊,不然的話,等退到新疆境內,龍族留在那裡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擋這些敵人,那樣的話,龍族大軍的後路就會被切斷,然而,當時咕咕奴人微言輕,龍族軍隊負責人被戰象嚇壞,堅持要退到新疆境內,然後匯合當地的龍族力量發起反擊,咕咕奴也只能服從命令,而龍族騎兵的電報裝置也在撤退中被毀,無法與我取得聯絡。
最後,龍族騎兵隊伍遭到波斯兵馬再一次衝擊,結果,指揮官戰死,隊伍被衝散,咕咕奴這才掌控了這支部隊的大權,然後定下計策,在山勢狹窄處埋下炸藥,切斷了波斯追兵,然後趁混亂全殲了波斯軍前鋒一千多人,接著又化整為零,直接插入波斯軍後方,切斷其後路,戰象雖然戰鬥力強大,機動性卻遠不如騎兵,結果波斯軍大亂,四處敗逃,我軍乘勝追擊,將波斯軍趕回了原來的地盤,不過因為傷亡過大,人馬疲憊,也被迫撤兵回到新疆地區。
……
此時,我們的另一支部隊,也就是智慧與浪裡白條率領的遠洋海軍,在進攻土耳其過程中也遭到了慘敗。
智慧與浪裡白條率領的遠洋海軍,從龍歷三年冬天出發,南下印度洋,途徑臺灣海南島都未作停留,一直到了菲律賓以及南洋群島,才開始派一部分戰士與族人,登島建立龍族的勢力。
此次出征,共有兩千龍族戰士與五千族人,龍族人將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生根開花,這樣一路下來,從南洋各群島到印度洋,在孟加拉灣登陸後沒有停留,而是留下一個補給營地後一直往南,途徑阿拉伯半島,因為此地大多數地區是沙漠,所以只派了少量族人,在此建立了一個信鴿通訊點(當時電報尚未發明)。
接下來,智慧與浪裡白條分出一部分船隻,登陸東非與紅海沿岸國家,主力繼續前進,沿非洲東海岸一路南下,繞過好望角,轉而沿非洲西海岸北上,沿途按照我的指示,只派少數人登陸,籠絡當地勢力,建立落腳點,蒐集人口,主力全部隨行。
饒是這樣,等艦隊到達地中海的時候,也只剩一千龍族戰士與幾百原族人了,不過,卻帶上了五千多各地土人,既有主動歸順的,也有一些是被智慧忽悠來的,在人數上,倒是與出發時相差不大。
羅馬人在共和時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版圖擴張到亞歐非三個大陸,在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突尼西亞,埃及以及本土義大利、西西里島等地都有強大的軍隊,而且紀律嚴明,戰鬥力很強,現在總兵力不過萬,大多又是戰鬥力很差的土著人,軍心不穩定的智慧遠征軍自然不敢登陸,在地中海沿岸轉悠了一圈後,智慧下決心強攻相對防守較薄弱的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
智慧選擇這裡作為突破口的另一個原因,當然是為了接應另外兩路龍族大軍,一路是從西歐南下的,另一路則是從阿富汗,伊朗以及裡海之間插過來的,這兩路人馬只要能匯合一支,智慧與浪裡白條他們的實力就將大增,只是他們不知道,進攻伊朗的那一支已經潰敗了。
這個時候,土耳其歐洲部分以及亞洲一小部分已經在羅馬人的控制之下,伊斯坦布林還沒有被稱作新羅馬或者第二羅馬,顯然,君士坦丁大帝尚未到來,而羅馬也尚未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