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災(第1/2 頁)
河內郡懷縣黃河大堤決口!
江夏郡大旱,數月無雨!
廣漢郡地震,損毀屋舍無數!
劉病已頭皮發麻,旱災和地震他不太清楚,但是重生前他仔細研究過一本關於黃河改道方面的文獻,所以對兩千年來黃河災害略有了解。
孝文帝十二年黃河在酸棗縣決口,隨後白馬縣絕口,數十萬百姓無家可歸。
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瓠子河決口,武帝舅舅田蚡為了保住自己北岸的封地對漢武帝上疏……
江河決堤是天意,要順應天意,不要強求的去塞賭,於是這個決口竟然二十年都沒有去解決,使得梁國和楚國地區農業連年歉收。
漢元帝永光五年清河郡靈縣鳴犢口決口。
三年後,黃河又在館陶與東郡金堤兩處決口,四郡三十二縣受災,十五萬頃農田變成一片汪洋,水深的地方達到三丈,毀壞官府亭子和民房約四萬多處。
又兩年,黃河在平原郡處決口。
漢成帝鴻嘉四年,渤海、清河、信都三郡絕口,三十一座縣城被淹……
也就是說在記載當中河內郡懷縣大堤決口並不存在,當然也有可能這次決口造成的危害並不大,至少沒大到需要史書記載的程度。
可現在……內閣呈報上來的訊息是懷縣決口,水淹數縣,六萬戶百姓遭災,十幾萬百姓房屋被毀而無家可歸,至於被洪水沖毀的田多達十幾萬頃。
黃河可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吶,更是華夏文明的誕生之地,然而華夏數千年幾乎能算作是一部和黃河災害的鬥爭史。
歷史治理黃河諸如提高堤壩,疏通河道,縮窄河道,束水衝沙等等。
辦法用的不可謂不多,然而效果也就一般,黃河該氾濫時候依舊氾濫,該改道還是改道……
想要對黃河一勞永逸的治理,這基本上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於後世而言整飭黃河都能算得上是超級工程,更別說兩千年前的大漢了。
但是無法根治,不代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治理,至少也要做到不那麼頻繁氾濫!
當然現在的問題是內閣為什麼會將一次明明沒那麼嚴重的決口說的跟天塌地陷一樣。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就兩個字……
要錢!
大漢對於黃河治理每年的投入高達數千萬錢,氾濫之時更是多達數億,就這還不包括糧食歉收和賦稅減免。
如今皇室生意做的如火如荼,那商原縣各店鋪作坊為皇室帶來的收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都不為過,外朝要說不眼紅根本不可能。
在內閣乃至天下官員看來,這天下都是劉家的是皇室的,那麼皇室拿錢出來治理黃河減輕戶部壓力是不是天經地義?
完全沒毛病嘛……
至於懷縣決口需要不需要用那麼多錢,這不是啥問題,官員們上下其手,中飽私囊難道不是很正常?
“免除受災各縣錢糧賦稅,責成各地官府立即開倉放糧賑濟受災百姓,朕內孥出資一千萬銅幣用於賑災……”
一千萬……銅幣?
戶部尚書田廣明,工部尚書張安世覺得皇帝是在打發要飯花子。
“陛下,光是懷縣決口所需賑濟以及治災之資都靡費巨大,更不用說還有旱災和廣漢郡地龍翻身災民如何應災以及重建家園所需錢財更是耗費甚大,這一千萬錢是不是太少了些?”
劉病已覺得田廣明是在把他當傻子忽悠,地震造成房屋坍塌無數確實不假,可你要說官府會替百姓建房子?
那簡直就是開國際玩笑!
至於旱災造成地方上顆粒無收,那十幾萬百姓無糧裹腹恐會釀成民變倒是真的,但是遭受旱災的百姓最需要的不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