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1/4 頁)
劉備翻來覆去,還是拿黃忠年紀大說事,一番拳拳之心倒表現得淋漓盡致,龐統一時間也不知該用何說辭。
而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法正輕咳了幾聲,似乎是準備發話了。
劉備便道:“倒不知孝直以為由誰率軍東征更為合適?”
法正淡淡一笑,道:“正倒以為,無論是黃老將軍,還是少將軍,都不是最合適的人選。“所有人都為之一怔,劉備道:“那依孝直之見,誰又是合適的人選呢?”
法正便是起身,指著地圖道:“主公請看,由漢中東攻西城,可謂險關重重,其難度不亞於我們先前攻打陽平關,無論派何人出征,最終就算拿下,也必是損兵折將,耗損錢糧,與其如此,何不另闢一條捷徑。”
“另闢一條捷徑?”劉備不禁面露疑色。
“不錯,正是另闢一條捷徑。主公再往這邊看。”法正將手指從東三郡往下挪了三分,“由秭歸北上,雖亦山路,但卻要容易走得多。如今宜都太守孟子度,手下亦有精兵不下五千,若由秭歸北上,可出奇不意的輕易攻破房陵郡,而上庸與房陵皆兵微將寡,自然也一併可下,到時候,西城郡便等於被我們關在了漢中與上庸之間,那張魯便只剩下歸降一途。
如此,既可輕定三郡,又不需花費太多氣力,豈非兩全其美之策。”
法正此言一出,方紹極是驚異,倒不是驚於法正推薦了孟達去攻打東三郡,而是驚於法正佈劃之深遠,早有劉備入蜀之前就佈下了這一枚棋子。
想當初法正與孟達號稱齊名,一併迎劉備入蜀,法正助劉備拿下益州,可謂風光無限,而孟達卻只得了個宜都太守,坐守江城數年,連中央官都不是,甚至還歸關羽所轄。
雖然後來孟達參與了去歲的荊州之戰,但戰事結束之後,卻在法正的堅持下,仍1日留任宜都太守。方紹那時還在奇怪,莫非孟達與法正有隙不成,惹得法正要一個勁的打壓他。
這時方紹才知,原來法正對東三郡這塊戰略要地早有覬覦,原來是打算要自己關隴士人中的親信之輩前去充當一方大員呢。
“這小子,真他媽的狡猾啊。”
方紹心裡忍不住的罵了法正一句,當然,這罵詞之中,多半是含著幾分佩服之意。
那邊劉備和龐統就鬱悶了,本來他二人正爭著想讓自己看重的人出鎮東三郡,但彼此間爭執不下之時,卻讓法正給撿了個便宜,而法正有理有據,他二人一時間竟不知如何以應。
這個時候,一直沉默不語自勺方紹開口了,他淡淡一笑,道:“孝直之策,確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不過,東三郡畢竟山高地險,若只用孟子度一支兵馬前去攻打,未免有些力不從心,所以,紹還是應該另派一軍從漢中夾攻方才穩妥。”
方紹的插入,讓劉備與龐統均又抓到了機會,二人當下便又想推薦自己看重的人,而方紹卻不等他們開口,搶先道:“紹以為,黃老將軍屢戰之軀,該當好好休養一番,而主公爭奪關隴,尚須依賴少將之勇武,所以紹思索再三,便想不若派文長率軍東征更為合適。”
方紹在關鍵的時候,誰的那邊都不站,而是把魏延給推了出來。
首先,這魏延出身於劉備親兵將領,雖不如劉封那般關係至密,但也是為親信。其次,魏延隨劉備久居荊州,與荊州集團關係密切,不失為半個荊州系的人,以他出徵,龐統這,邊也勉強接受。
第三點原因則最為重要,因為方紹深深記得,曾經的歷史上,就是因為劉封性格之囂然,與孟達之不和這直接原因,導致了孟達的背叛,東三郡的失陷等一系列悲劇。
而魏延之能,則遠高於劉封,史上便曾久為漢中太守,為蜀漢鎮守北大門,而今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讓他去鎮守東三郡,相信以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