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本來就是荊州。
自前次諸葛瑾入川,帶回劉備一紙借據之後,孫權的心裡就憋著一股火,每每看到劉備那不太俊秀的字跡時,他就恨不得將那借據撕個粉碎,他對劉備的恨可以說是與日俱增。
在遭遇了第一次合肥之戰的失利之後,孫權決定調整一下進攻方向,先把荊州搞到手再說。
不過,孫權每一次的決定,自己都不輕易表明態度,而是藉助於某一位臣下來道出自己的決定,赤壁之戰時是周瑜,借荊州時是魯肅,而這一次又輪到了呂蒙。
這樣做的好處是明顯的,失敗了錯歸臣下,成功了則是我當主子的英明決策,無論怎樣就自己都立於不敗之地,這麼多年來,孫權把這一招已經玩得十分通透。
所以,聽罷呂蒙的進言,孫權心裡不由暗自得意,嘴上卻憂慮道:“劉備雖人在益州,但荊州仍留有重兵守備,且有關羽這樣的虎狼之將鎮守,若是強行用兵,只怕沒有必勝的把握呀。”
呂蒙笑道:“荊州雖早晚是主公的,但也不必急著一口氣吞了,蒙以為,當採取逐步蠶食的方略,一點一點的將荊州慢慢吞掉。”
孫權眉色一挑,忙道:“如何逐步蠶食,子明說詳細點。”
呂蒙遂站起身來,指著屏上地圖道:“主公請看,荊南雖有六郡,但最為重要的卻只是南郡與江夏,所以關羽的主力兵馬主要集中在夏口、公安、江陵一線,而南四郡卻兵力虛弱。現下漢昌郡在我手中,則我水師可隨時截斷湘水口,關羽忌憚我軍水戰之利,自不敢走湘水南援四郡,唯有從公安入油江,輾轉入荊南,如此一來必耗以時日,則我軍便可從容攻取桂陽、長沙、零陵三郡。”
呂蒙在南郡跟隨周瑜征戰許久,對於荊南一帶的形勢自是熟知,又深知如何利用吳軍水軍的優勢,這一套攻取三郡的方略,可以說是深得用兵之妙。
聽罷呂蒙的分析,孫權心中是且喜且嘆,嘆的是呂蒙與魯肅都是周瑜大力推薦的人,魯肅的話,每每自己提及要武力攻取荊州,總是會長篇大論的搬出一大通什麼大局為重的道理來勸說他不要衝動。
呂蒙的話就耐聽多了,沒那麼多大道理,簡簡單單幾條用兵之策便可令他輕取三郡,就是這麼簡單,這話聽著才痛快。
孫權當即拍著呂蒙的肩,誇讚道:“子明呀,看來你已是胸有成竹,看來這攻取三郡的人選,非你莫屬了。”
呂蒙一聽孫權有委以重任的意思,精神頓時大振,忙道:“主公若信得過蒙,蒙必為主公奪還三郡。”
孫權點著頭道:“很好,那你就儘快回陸口吧,與眾將多多分析些利害,吳中這邊,由孤來勸服他們同意。”
事實上,孫權名為東吳之主,但凡涉及用兵之事,大到赤壁之戰,小到討伐山越叛亂,都無法獨斷專行。
孫權的這般難處,其實與東吳的治國方式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的。
東吳的大族掌握著東吳幾乎大部分的人口和經濟命脈,東吳的軍隊,實際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組成。而在東吳中,擁有私兵的將領多達上百之多,重要自勺如程普、陳武等人,都擁有多達數千的私兵。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繼的,孫權基本不能獨自調動他們,只有透過私兵所屬的將領才能進行調動。
而孫權想要讓這些擁兵的將領們動用自傢俬兵,靠的就是跟他們利害一致,比如用抗曹、抗中國等口號使他們同仇敵愾。而東吳的每一次軍事擴張,所得到的疆土的與人口,也基本由那些參與作戰的將領所瓜分,比如赤壁之戰後,周瑜攻取了長沙北部漢昌郡,此郡便成為了周瑜的食邑,而魯肅接管了周瑜的軍隊之後,漢昌郡便又轉為魯肅的食邑,這種情況在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都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維繫東吳集團的最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