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5 頁)
佔一個角落,顯得有些擁擠。
東西廂房則是淨室,也供著幾個菩薩,如今都整理出來讓將士們的家眷歇息。
後頭是和尚們住的地方,四間平屋,三間住人一間庫房,角落還有半間是廚房。除了主持求那跋陀羅因為要整理翻譯帶來的佛經,單獨住了一間。其餘大小和尚們都是四個人住一間,就連澄淨也不例外。
就這麼個小廟,御駕到了,連個停車的地方都沒有。還得聖駕親自下車,自己走進去。
然而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名言。這祗垣寺又破又小,可人氣著實很旺。
至少在這一片窮苦老百姓眼裡,這就是一座名山寶剎!
為了看聖駕,老百姓都快把這小寺廟擠破了。
寄住在寺廟裡的窮書生們也十分激動,今兒個不必考恩科也能得見聖駕龍顏,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前世修來的福分。
所以說,廟小佛靈。這祗垣寺啊,就是有真佛!要不,怎麼陛下和攝政王親臨拜見佛祖?
老百姓,窮書生,大和尚小和尚,連帶將士們的家屬遺孤,烏壓壓跪滿一地。院子裡不夠跪,就連廂房裡也跪滿了。
得虧末璃有過流民巷的經驗,倒也不怵。和顏悅色的叫了平身,面帶微笑,親切會見各方代表。
求那跋陀羅是澄淨的師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徒弟長得體面漂亮,師傅卻很不起眼。老和尚就是個典型的印度僧人,還是清修苦行的那種。又黑又瘦,剃著大光頭,蓄著山羊鬍,乾巴巴的一個小老頭。
小老頭是真的有點老,還有點駝背,站著就跟她差不多高,笑眯眯的挺和藹,說一口地道的官話,雙眼充滿長者的智慧。
老頭帶著她到大雄寶殿裡拜佛祖和諸位菩薩羅漢。
見到大雄寶殿裡的真佛,又叫她一愣。
所謂的佛祖像,就是一截枯木雕就,寥寥幾筆便是一尊慈悲的佛像。沒有任何金身彩繪,就是原原本本的枯木。只這枯木經年累月的被香火薰陶,竟像紫檀一樣色澤幽深。佛祖膝下,顏色不僅深,而且光滑潤澤,令人奇怪。
求那跋陀羅微微一笑,替她解惑。
“世人求佛,多臨時抱佛腳,長年累月,連佛腳都被磨出光潤了。”
哈!原來如此!末璃曬然一笑。看來不管是哪兒,人性都是一樣。
不過若非是靈驗的真佛,又何來世人抱佛腳?可見這寺廟裡的佛,在老百姓的心裡還是靈驗的。
其實靈驗的不是佛,而是人。長年累月的做善事,切實的幫助老百姓,在老百姓嘴裡有了口碑,心裡有了分量,自然就靈驗了。
長生觀的口碑是在達官貴人們嘴裡,長生觀的分量也是在富人們的心裡。
這也就難怪攝政王非要選祗垣寺這樣一座寺廟來尊佛,只因它的受眾面是窮苦老百姓。
攝政王這是準備走群眾路線!
無數事實證明,群眾才是最有力的。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廟小,佛真,再加上廟裡的大小和尚用心持齋,虔誠禮佛。
御林軍殉難將士中也有高門富戶出身,本來覺得這樣的小寺破廟,老僧木佛,法會超度既不燒香,也不供美酒肉籑,豈不是輕慢?
可等主持求那跋陀羅帶領諸僧主持法會,頂著烈日酷暑,誦經禮佛,磕頭跪拜。雖沒有名貴的香料,也沒有數不盡的貢品吃食,唯有素淨的蔬果,現摘的香花,潔淨的泉水,用一片虔誠之心,超度亡靈,撫慰生靈。
這一場法事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無一天懈怠,畢恭畢敬,至誠至真!
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人人都得以感動涕零,內心的哀思也得到紓解。
何況將士家屬還是窮苦人居多,那種焚燒名貴香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