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3/4 頁)
。”
兩人如墮夢中,糊里糊塗上了這位將軍送過來的戰馬,隨著這隊漢軍穿過村莊,集鎮,一直趕到永平府城乃止。
因見一路上百姓行人不斷,雞鴨豬牛在路邊隨處可見,偶有漢軍官兵路過,行人百姓亦是不驚。又有些身著青綠官胞,頭戴角巾鈔帽的官員指揮農人,在沿途挖溝修路,喝號勞作,甚是熱鬧。
溫體仁忍不住向李巖問道:“敢問將軍,這些都是官府下派的徭役,還是亦撥款而行?”
“漢朝無徭役,凡有差遣工程,俱是由官府按工給價。”
“聽說南方每年俱是如此,河南、山東等新附之地亦有大工,漢朝如何有這麼許多的銀兩?”
“別的不說,江南有絲廠過千家,南京港口每天出入海船過百艘,每船絲出海,便是半船的銀子回來。陛下又很重農桑,以孫大學士的農書為本,加之自海外運回的諸多新式農物,以牧場、農場、桑場養殖活物。不但銀錢湊手,就是穀物畜牧,亦是滿山滿谷。”
說到此處,李巖不禁微笑,向這兩人道:“歷來新朝建立,總需若干年後,政治清明,元氣漸復,百姓方能富庶。現下這般,除是北方還有些殘破,西北還有流賊禍亂,百姓窮苦。自此之外,漢朝治下米糧滿倉,銀錢滿庫,已是未之所的盛世!兩位,安心回家渡日,為富家翁不難矣。”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定鼎(三)
將兩人帶回鎮守將軍府邸,略加審問,將兩人投*前後情形記錄完畢,又令兩人具結劃押之後,李巖命人開出關防,加上將軍印信,便算了結此事。
看著兩人坐上由商人設在永平府的驛站郵車,交付費用之後,便可一路換車,飲食俱無需再加費用,只是北方道路現下不如南方,這兩人還得受些顛簸之苦罷了。
此事完畢之後,李巖將前線軍報拿起觀看,知道其弟所在的飛騎已經往遼西方向而去。此時李侔已是漢軍衛尉,職位不低,滿人又是慘敗之餘,潰不成軍,安全方面自無問題。他心中略略放心,又看到《京報》所言,皇帝已從北京乘船返回南方,他心中奇怪,北京局勢已然穩定,雖然紫禁城有小半被焚,其實損壞並不很大,張偉卻好似不喜這個遠比南京宮室壯麗豪華的禁宮,只在宮內處斷了山海關一帶軍務,穩住北方大局,便決意坐船返回南京。此時明朝已亡,殘餘的八旗和西部流賊都無大患,張偉前幾日卻下令成立虎賁、虎威兩個新衛,在福州成軍。此事風聞天下,漢軍及由南方調來的官員都是議論紛紛,不知道這位開國皇帝又將揮戈何處。
他自是不知,張偉決意敉平滿州之後,繼續北上,將原本的奴兒干都司舊地全數收回後,繼續往西,一直將烏拉兒平原全數收入中國囊中,那時方能停下腳步。至於歷史上割讓中國大片領土的俄羅斯,因其太遠,現下的交通條件無法組織起這樣的遠征,也只得暫且罷休,若是不然,只怕幾十萬虎狼之師立刻揮師西進,沿著蒙古人當年西征道路,掃平俄羅期平原去了。
自明朝京師一下,張偉便下令改京師為北京,並沒有遷都的打算。北京當時仍無自足能力,若是定都北方,每年仍如明清,至少四萬石的糧食由漕運北上。這麼賠本不當的事,張偉可完全沒有這種打算。明朝之所以定都北京,一者是朱棣當初立藩於此多年,很有感情;二者他好大喜功,以為可以憑一已之力,平定邊患。
其實他歷次入草原征戰,除了第一次外,每一次都根本見不到敵人蹤影。五十萬大軍勞師費餉,九邊重地敗壞無人過問。原本降附明朝,在河套地區的朵顏三衛先降復叛,成為擾亂明朝邊患主力。至得英宗,京營大軍五十萬一朝覆滅,從此由攻轉守,每年被蒙古消耗大量錢財物資,北京重地,除了徒然消耗南方財力,殊無用處。況且此時漢軍實力強橫,以完全熱兵器的狀態,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