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般國民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日本父母對孩子也不太採取高壓手段,首先表示出自己的態度,然後基本上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的例子不多見。老冰一個朋友有兩個兒子,老大很會讀書,但老二怎麼看怎麼不是這塊料,那朋友也沒有逼著孩子讀書,而是對孩子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以後看看小兒子沒什麼起色就找了家直通大學的私立中學把小兒子給打發了。兒子鐵了心不幹老爹行當的也有,這時候也不太硬往上架。
有錢人如此,工薪階層就更是這樣了。高階公務員是工薪階層,體力勞動者也是工薪階層,日本社會的貧富差距相對比較小,再加上戰後的快速經濟發展帶來的富裕,使得不滿於現有職業而想依靠更換職業的手段提高生活水平的人不多,這樣就使得在家教中產生了差別。結果是一般說來在日本收入較高的人群中更加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而收入偏低的社會層次則對文化教育比較輕視,這是因為一般藍領階層並沒有希望孩子透過接受教育而改變社會階層的計劃。在他們看來好好做一個藍領也能過上像樣的生活,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向自己根本就一無所知的領域去挑戰,那樣做的風險太大。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家庭在孩子們之間能夠做到比較公正,不太有偏愛行為,起碼不明顯。日本文化雖然很講究長幼次序,家業一般都由長子繼承。現在在民法上當然是一律平等,但實際上在遺產分配時長子也還是拿得較多,一般這沒什麼奇怪。但是在平時長子除了對兄弟們有一定的領導權之外卻也沒有什麼更多的好處,小到父母分配食物玩具這些東西,大到上中學以後的零用錢,上大學以後父母的財政負擔都非常公平,有時甚至能看到這樣很極端的例子。長子在外地上大學,花錢較多,而下面的兄弟在本地上學花錢較少,父母會給下面的兄弟以長子同樣的財政資助,這是因為要公平。
在兄弟之間的這種公平在男孩女孩之間則不容易看到,一般來講日本家庭重男輕女的傾向很重。女孩子天生就應該幫助母親料理家務,而對男孩子則根本沒有這種要求。出於社會道德規範,一般家庭對女孩子的限制也嚴於男孩,比如說“門限”,就是晚上回家的最遲時間,女孩子的門限不僅早於男孩,而且父母執行起來也更加認真。
日本社會對早戀基本上持容忍態度,但是一般家庭都有底線,男女之間的交往不能超過普通朋友程度,適當的親暱父母不會干涉,但是過分的親熱肯定會被禁止。至於這個“適當”如何定義,則看所在地而定。一般來說,在東京、大阪這些大城市,父母只能更加寬容一些,而中小城市和農村的道德規範就比較嚴格,甚至可以說非常嚴格。比如30%的東京小學女生有了性經驗的時候,信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地方照樣有。
家教家教,教育在於家庭,近年來由於日本家庭狀態的變化,家教也有所變化。所表現出來的是青少年不良率增加,增加的基本上都是低收入家庭。這是因為低收入家庭受經濟不景氣的打擊最大,父親的勞動時間加長以及母親不得不出去打工來貼補家用這一點使得不少低收入家庭子女在課餘成了無人照看的自由人,從而染上壞習慣而變成不良少年,已經有人在驚呼,不景氣不但在破壞日本經濟,也在破壞日本社會。
。 想看書來
雞同鴨講的愛國教育(1)
整個來說,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是兩極分化得很厲害的:絕大多數公立中小學所進行的是工具教育,名門私立中小學所進行的是精英教育。兩者又互相補充為社會提供了所需的勞動力,看起來挺不錯的。但是社會平均度很高的日本,為什麼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