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2/4 頁)
是因為孫策點名讓其跟隨,被潘璋錯以為孫策終於“認同”了自己對秦旭的看法,見到周瑜之後,更是當著孫策的面大吐怨言道:“就像是剛剛主公所言那秦旭所說的大漢四圍之說,依某看純粹就是胡扯,就那點小心思,連某都看的清清楚楚的。不過就是想拿異族作為藉口,想要讓主公不戰而降而已。竟然還故意拿當地世家大族已然明言投靠主公的豫章郡為餌來誘惑主公。豫章郡某去過,那裡說是鳥不拉屎的不毛之地都是抬舉了它,是人呆的地方麼?除了多產點糧食之外,實無可取之處。況且還有袁術佔據其中一部呢。再說了,豫章郡同交州交界的大山之中,可是真的有為禍兩州的山越賊存在的,我江東大好兒郎,不為主公大業效命,博個封妻廕子,憑什麼就得為那些泥腿子捨命?不就是想趁機削弱主公的實力麼?而且那秦賊竟然還勒令主公十日內給那劉繇騰地方,著實不把主公當回事,還有……”
“夠了!!”潘璋越說越是順嘴,該說的不該說的,一股腦的向外掏,可孫策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孫策和周瑜本是結義兄弟,自然是無話不言,可這些話難道孫策不懂,不會同周瑜說麼?非得潘璋這麼個外人攙和進來?本來孫策雖然是在“特殊”的環境下“被迫”答應了秦旭的條件,回到曲阿之後,連戰袍都來不及脫就來尋周瑜,也未必沒有問計自家這位智計高絕的結義兄弟,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操作一下,使些挽回些面子的計策的,可被潘璋這麼一攪合,孫策頓時就想起了因為潘璋的攪合,讓自己在數萬人面前幾乎就擔上了個馭下不嚴的名聲,頓覺無名火上升,看潘璋真是越看越不順眼了。
“文矽放肆!還不退下!”周瑜多精明的一個人物,自打孫策兩人來尋,周瑜第一眼就看出了孫策似乎對身邊這位自己推舉的驍勇之將不甚滿意。一開始周瑜也只將此事歸結於孫策常言欲同呂布比試武藝,放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言語,但隨著孫策將自己所受的“憋屈”說完,潘璋又再次無甚眼神的將孫策的糗事,獻寶一般的說給了周瑜,心直口快之下,真是想攔都攔不住。眼見著孫策的眼眸中都有了幾分寒意和殺氣了,周瑜苦笑無語之下,也只能先支開潘璋,問問自家義兄究竟是如何作想的。
“豎子端的可惡!公瑾,你日後推舉人才,可要注意其人的人品德行才是!”孫策氣猶未解,呼呼的喘著粗氣說道,看來剛剛潘璋所言,又讓孫策氣的不輕。
“伯符乃是欲圖大事之人,對有能力之人應能有包容之心才是!”周瑜自知自家這位義兄就是屬驢的,火頭上來誰的話估計也聽不進去,只得替潘璋不痛不癢的說了句話,沒等孫策反駁,便自扯到了孫策所言之事上,道:“說來此番皆是瑜的不是,是某失了計較,小看了那秦某人。不過既然事已至此,其實對伯符你也並無什麼壞處。而且伯符所惱怒者,無非就是怕和那劉繇之間之事傳將出去,傷了自家顏面吧?”
“唔……”孫策雖然不好意思承認,但在周瑜面前還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伯符卻是想的歪了!眼下雖然天下大亂,各州郡別有用心之人據地自守之人多不恆數,但總歸天子還在,大漢仍舊是大漢!伯符自聽天子旨意,又有何憋屈可言,說到底,沒準還能弄個忠臣的名頭洗脫之前因為文臺老將軍之事而造成的世人誤解,何樂而不為呢?”周瑜溫言勸說著自家這位結義兄長,道:“況且此番伯符雖然身處險地,處置的著實可圈可點。卻不亂那秦仲明所言大漢四圍之事是否為真,但目前我軍妄圖同呂布軍全面開展,當真是異想天開之說。呂布軍兩年征戰,用盡手段,如今盡得青徐二州,兵鋒正盛。而我軍賴伯符勇力,雖然表面上看似得了揚州三郡看,但實際上能夠倚為壁障之處卻是無有,如今有了天子之命,伯符自可以名正言順的據一地以圖發展,以豫章出糧之優勢,積攢實力,藉助呂布之威,圖謀大事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