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圖書管理員朱由檢(第1/2 頁)
北方百姓可樂壞了,他們啥都沒幹,家裡坐著就有人上來高價收糧,關鍵是官老爺還不管。
就像水生他們家,都是受過災捱過餓的,雖說糧販子給的價格很高,可每次都會留下一些口糧。
慢慢的大家都知道,在官方糧站只要拿著身份證和家裡的糧票本,每天每家都能花八錢銀子買一石糧(約合76.75公斤)。
這都趕上景泰年間的糧價了,可糧販子加價四成運到南方也有得賺!
於是水生作為壯勞力每天跟著官府上工,家裡女人孩子天天去糧站買糧,攢上幾天就會有糧販子過來收購。
一個月下來竟然能落下15兩銀子,他們一家四口都高興壞了!
大家都說跟著新朱皇帝有飯食、有衣穿、還能掙銀子,擱以前做夢都不敢這麼想啊!
可惜好日子沒堅持多長時間,到了4月下旬那些糧販子就再也沒來過,好訊息是糧價又連降了兩次,最終穩定在5錢銀子一石。
隨後就聽說南邊的小朝廷降了,偽帝被髮配到了海外,那些偽朝官紳把糧食以一兩銀子三石的價格賣給了朱皇帝。
雖然保留了一絲元氣,可全家都被髮配到了南洋諸島,原先家裡的房宅田產也被低價收購,分給了入籍的南方百姓。
到了月底,各村新村長召集村民開會,商量大傢伙湊錢給村裡安裝鐵皮大喇叭。
這東西水生也知道,當初跟著修路隊在北邊山東地界聽到過,隔著好幾裡都能聽見裡面唱戲。
據說每天一大早還有天氣預報和新聞!
天氣還能預報?!
莫非朱皇帝真的跟那些婆姨們嘴裡說的那樣是個神仙?
好在每家只需掏5錢銀子,對水生現在的家境來說也不算多。
按理說每個村只需要30兩銀子就能裝個大喇叭,而村民交的那些錢連買電線都不夠。
所需花費對於趙剛每天經手的錢糧來說不過是灑灑水而已,可經過新政府領導班子討論過後還是決定讓百姓墊一部分錢。
不是為了回本,只是為了讓大家學會珍惜公物。
普通百姓現在既不用交稅也不用服免費勞役,無論掙多少都能落在自己兜裡。
可就這樣還是有人不知足,竟然在半夜裡爬上電線杆掐走了幾十米銅線!
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那一節銅線才值幾個錢,好歹沒把他給電著,否則非得為這二兩銀子搭上一條小命。
雖說東西不值錢,可這樣的做法太惡劣了,不僅破壞公物,還給用電單位造成不小影響。
於是警署將那小子逮起來後送到法院提起公訴,要求從嚴審判並廣而告之。
可即便是廣而告之也傳不到國內每個人耳朵裡。
現在通電的村子還是少數,就連大些的府城也還在修路當中,修路的同時會埋下電線杆,為以後通電做準備。
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傳媒還是報紙,如今除了瀛洲日報,還多了一份新京報。
朝廷今後許多大事以及國家政策都會放在新京報裡為百姓解讀。
於是法院將這第一起盜竊公物案公開審理,最後由於證據確鑿,且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判處罰銀10兩,收回田產兩畝,並服勞役一個月。
這次是真的勞役,只管飯不給錢的那種。那10兩銀子一半給電力部門,一半賠償用電單位。
判決一出,第二天就上了新京報頭條。
老百姓們說什麼的都有,其中最惋惜的不是銀子和勞役,而是被收回的那兩畝地。
這一條對百姓們來說殺傷力太大了!
擱誰身上都受不了,偷電線的小夥子都快懊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