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2/5 頁)
倒臺之後,滿人改名的過程,與南洋現在的情況何其相似?
當然,在新晉的上將軍中,還有一個相當特殊而又在帝**內部引起許多爭議的人物,那就是前蘇聯紅軍外貝加爾軍區司令員科瓦廖夫。作為西伯利西總督府推薦的人選,統領近百萬遠東王國、撒哈王國以及埃文基王國聯軍的科瓦廖夫絕對有資格是晉升上將的人選之一,只是因為其蘇聯紅軍的出身,才引起了很多的爭議。要知道活捉科瓦廖夫的陳庶康將軍也只是在這一期才晉升上將的。
一場戰役,打了勝仗的和打了敗仗被俘的,同時晉升上將,這是不有點扯?雖然都明白陛下為殖民區軍隊將領授銜,是政治需要,是加強帝國殖民區統治的需要,可是,幾乎都在新晉上將行列中的大漢十三軍軍團長們,心裡都有那麼一點點不舒服。
第301章 金龍吐珠
看到這個架式,鍾義暗自慶幸,得虧授銜前的戰時軍委準備會議上,自己沒有獨斷專行。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將石原莞爾等日本將領也召回長安,參加授銜儀式,這幫大爺們還不得當場就開罵呀?
話說雖然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等日本軍官在侵華戰爭中,曾對中國人民犯下累累罪行。可在日本投降後,加入東瀛軍的近百萬日軍,在與蘇聯紅軍的作戰中,依舊錶現出了值得稱道的戰鬥力。尤其是一些在漢軍將領所認為的缺乏技術含量的戰鬥中,東瀛軍與“灰色牲口”的正面對決,絲毫不落下風。
雅庫茨克會戰、圖拉會戰等一些堪稱絞肉機的戰役中,東瀛軍還有科瓦廖夫指揮的西伯利亞白軍都付出了重大犧牲。光是在殘酷的圖拉巷戰中,石原莞爾指揮的東瀛軍三個軍團,就傷亡了近十萬人,佔參戰日軍人數的三分之一。還有正在進行中的託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大會戰,坂垣徵四郎指揮的東瀛軍四個朝鮮軍團和兩個日本軍團,承擔了阻擊紅軍增援部隊的任務。
在鄂畢河沿岸,擅攻不擅守的坂垣徵四郎幾乎是用人命堆起了一條血色防線,讓新上任的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鐵木辛哥元帥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兵敗哈爾科夫之後,紅軍中不多的老牌元帥鐵木辛哥算是帶罪立功,出任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員,以整合收攏被打散的遠東方面紅軍部隊。
可惜,在哈爾科夫遇到不世出的德國名帥曼施坦因後,紅軍老帥再次遇到了日本少有的戰術天才坂垣徵四郎,無奈受阻於鄂畢河防線。
直到羅斯托克守軍命懸一線,蘇聯第四大工業中心新西利伯亞已經陷入盟軍重重包圍之中,他這個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員,居然連鄂畢河都沒有渡過去。對此失望至極的斯大林在頓河前線將崔可夫調往東線,火線換下鐵木辛哥,從此,這位老帥再也沒有獲得獨自領軍的機會,直到蘇聯認慫,與德、漢兩國分別簽訂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亞停戰協議時,才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就連遠東戰區總指揮葉為洵也承認,遠東戰區的數場大戰,東瀛軍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甚至在給陛下的密報中,葉為洵坦承:如果沒有東瀛軍,那麼帝國在遠東戰區再投入五個軍團,也未必可以將戰線推到鄂畢河。不是說帝**沒有那個實力,而是帝國承受不起那樣巨大的傷亡。
鄂畢河阻擊戰役,東瀛軍傷亡近二十萬眾,多個朝鮮與日本軍團被打殘。在蘇聯紅軍的大口徑火炮群的轟擊下,在仿製於帝國“黑寡婦”的蘇聯“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拼命打擊下,東瀛軍士兵用鮮血染紅了水流湍急的鄂畢河。
進入冰凍期後,面對一千餘輛t…34坦克的衝擊,缺少裝甲力量的坂垣徵四郎將侵華戰爭時,中華部隊對付日軍豆丁坦克的方法,移到了鄂畢河防線,愣是用血肉之軀將蘇聯紅軍一個集團軍的裝甲部隊擋在了鄂畢河西岸,直到葉為洵急調皇家空軍對鄂畢河進行大規模轟炸,將河面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