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二作者(第2/2 頁)
慢,心靈力量的囤積速度也因此放緩。無聊的時候,他還會摸索心靈之觸。
隔壁那位被包養的年輕美女,就是他的實驗物件,經常站在牆角施展心靈之觸,感受對方的情緒與思維。
大部分時間都是雜亂無序的思維,強烈衝擊他的大腦,但偶爾幾次遇到年輕美女專注打遊戲的時候,他能清楚感受到對方的情緒。
甚至代入對方的視角,感受著遊戲的快樂。
“心靈之觸就是一道橋樑,或許我可以依靠這個能力,與奇幻世界的土著居民交流……那些蘑菇人,真的可以交流麼?”他把猜測中的蘑菇人,當作是奇幻世界的智慧種族,但總感覺蘑菇人的智商有限。
畢竟,住在蘑菇裡的智慧種族,智慧又能高到哪裡去。
他也試過用心靈之觸溝通小貓小狗,但感受到的都是無序思維,偶爾可以回饋一兩個諸如“舒服”、“飢餓”這樣的清晰情緒。可見用心靈之觸與動物交流,難度非常巨大,幾乎不太可能。
一轉眼,3月已經來臨。
杜恪的第三篇論文還差一點意思,正在抓耳撓腮的想著怎麼在不涉及具體資料情況下,把原理寫出來。
與此同時,華夏科技大學內的《化學物理學報》編輯部,幾位編委正在熱烈的討論著,其中夾雜著不是編委的陶教授。
“這個電子流的概念,確實大膽,但是操作起來不現實,我覺得理論或許是正確的,但是技術上難以實現不說,也不夠實用,只能作為一種理論來補充現階段的粒子相關知識。”一名編委說道。
另一名編委搖頭:“質子流與電子流的分流,我認為是空中樓閣,實現不了的。”
“不管它能不能實現,這是一個新的思維路線,錯誤還是正確都不妨礙它提出了全新的可能性。說實話,這兩篇論文是聯絡在一起,我有點感覺,這個叫杜恪的作者,會不會再寫第三篇?”
“陶教授,你是第二作者,你來說說?”
陶教授笑著說道:“我這個第二作者不怕你們笑話,就是幫杜恪修修改改外加翻譯蹭來的,至於第三篇論文,我問過杜恪,他說正在寫,但是具體是關於什麼方向的,是不是承接前兩篇,他沒透露。”
“這個杜恪到底是何許人物,你給介紹介紹,我感覺他這論文天馬行空,是個可造之材,該不會是老陶你帶的研究生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