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身邊響起了甜甜的女生。
“Hi; I am Justin。”
啊!女生!我和小J一愣。原來是女生。不過我們還來不及失望就已經被Justin拉著走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Justin是個很開朗的女孩子,我和小J都非常喜歡她。大多時候我們非常談得來,除了有的時候……
“我媽媽對我管教很嚴,說和男孩子相處要有分寸。”Justin說。
我和小J不知道Justin怎麼會突然想到這個話題,不過很顯然Justin的媽媽說得很對。我和小J頻頻點頭,表示認同。
“我媽媽說不能和男生住同一個房間。”
聽完這話,我和小J立馬感到頭暈,我們可是百分百純情小女生啊,和男生連牽手都沒有過。Justin的話讓我們著實鬱悶了一下,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們的媽媽都教導我們不要和男生牽手。”小J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在一旁點著頭表示認同。
Justin瞪大了眼睛,表示自己的吃驚。
這就是傳說中強大的文化差異吧,我想。在不同環境、不同文化中生活的孩子擁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認知。從Justin那裡,我發現英國的孩子遠比中國孩子要獨立。他們的學費和零用錢基本都是自己利用假期的時間打工掙來的,而很少用父母的錢。其實,這不一定要被說為“獨立”,而應該說是不同理念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英國,父母鼓勵孩子打工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他們不願意對孩子的生活多加干涉,雖然父母同樣對孩子的未來寄予很大期望,卻不像中國父母那樣迫切。在英國,如果一個女生說長大以後要做家庭主婦,父母不會表示極大反對。其實,這根本就是不能比較的事情。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不論哪一種,都達到了一種和諧,如果硬要改變什麼的話,恐怕反而會產生更多負面影響。其實,在英國短短几日,我對這裡的認識還遠不足以發表什麼觀點。但是,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幾日,我發現想體會一個不同國家的特點,唯一的方法可能就是來到這裡生活一段時間了。
我們走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到了Justin的家。她的家很漂亮,花園裡種著美麗的花,二層小樓精美別緻,裡面也收拾得井井有條。Justin有個弟弟,是個很可愛很靦腆的小男孩,很愛笑,很愛吉他。
到Justin家的第一天晚上,小女孩盛情邀請我和小J去林肯教堂附近聽鬼故事,說這些故事很有特色。盛情難卻,我們摸黑來到教堂附近聽故事。我一陣一陣冒著冷汗,只覺得雙腿有點打哆嗦。
“你給翻一下唄?”小J說。我一句一句地翻譯著。“停停,不用翻了,太恐怖了,我還是聽不懂為好。”小J說。是啊,我也恨不得那一刻我是聽不懂英語的。不過後來想想,這
些鬼故事就有點像所謂的野史,雖然真實性不一定能保證,但是它加深了人對某一事物的認知。聽完鬼故事,我似乎確實對林肯大教堂有了更深一層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從正統講解中不能得到的。現在的我感覺這座教堂更加莊嚴肅穆。
回到家裡,洗漱完畢已經是凌晨了。“再等一會兒,我媽媽就該起床了,我想給她打電話。”小J說。“我也是。”我點頭表示認同。我們拿出一到英國就買了的電話卡,大半夜地撥出了電話。“媽媽!”“寶貝!”……
英國訪問(四)音樂會女主持
在林肯的最後幾天,我們參加了由四國學生共同演出的國際古典音樂會。這是林肯市一年一度的活動,對外售票,市領導也會來參加。而我是這四場音樂會的英文女主持。
因為本身對主持的熱愛以及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