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進兵的具體細節,還當細細商議一番。”
劉備話音未落,法正便豪然道:“既是主公已下定決心,那如何攻下漢中便不成問題,正早已為主公擬下一套穩妥的進兵之策。”、法正久居蜀中,在蜀地這種山高地險之地用兵,縱使龐統等人胸有謀略,但也要讓位於熟知地理的法正。劉備遂興奮道:“原來孝直早就有胸有成竹,何不速速道來。”
法正遂命侍衛從堂外取來一長卷,展將開來陳於壁上,原來是一張繪製細緻的地圖,法正指著那地圖道:“這張漢中地勢圖,乃是正窮數年之功而繪,上面詳細的繪製了漢中諸般險要,正藏了它多年,今日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接著,法正遂將漢中地理娓娓道來。
漢中之地,位於關中與蜀地之間,秦嶺為關中南面屏障,而大巴山脈則為四川北面屏障,漢中便是夾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
若論地勢高低,關中為北方的上游,而蜀地則為南方上游,作為兩個上游地區wJ中間地帶,漢中地區一時的得失,足以對全域性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秦嶺之間,有三條穀道連通漢中與關中。
其一即為褒斜道,其南口為褒谷,北面為斜谷,從道全長近五百里,主要沿褒水和斜水河谷而行,河谷深險難測,兩側壁立萬刃,極難通行,故歷代多治棧道於褒斜道。
第二條道名為儻駱道,南口為儻谷,北口為駱谷,全長四百餘里,其中穿越秦嶺主峰一段,盤山之路曲折迴旋近八十餘里,號稱八十四盤,行軍極易受阻塞。
這第三條道則是歷史上聞名的“子午道”,其南口名為午谷,北口名為子谷,位於長安城南百里處,穀道全長近七百里。
而漢中與益州之間,則有兩條通道。其一為金牛道,此道北起勉縣,南至劍閣雄關,中間穿越最高蜂朝天嶺。米倉道則以越米倉山而得名,其自南鄭向南循山嶺曲折而行,可入巴中。
此五條道連通漢中南北,而漢中盆地的東西兩端,則西有陽平關,東有黃金戍,皆乃天下聞名的險關,極是易守難攻。
還有一條道,名為陳倉道,此道由長安沿渭水西行至陳倉,翻越秦嶺山脈西端,向西南過散關,沿嘉陵江北段而下,經河池、武興、陽平關、白水關,至葭萌關與金牛道匯合入蜀。
法正指著地圖西端,道:“主公請看,這金牛與米倉兩道,曲折盤旋,若從此兩道作為主攻方向,運糧極為不易,張魯只需沿途設層層關隘,坐視我軍糧盡便可。所以,我軍此番攻取漢中,當走陳倉故道,自白水關而出,直取漢中西面陽平關。陽平關一破,則漢中再險可守,我軍可深入漢中腹地,…直奔南鄭,那張魯便只剩下舉城而降一條路可選了。”
法正洋洋灑灑一席話,只將在場諸人說得心服口服,就算是龐統也不忍住道:“孝直能將漢中諸般地勢要害謀劃得如此詳細,實在是讓我自愧不如啊。主公,統以為孝直的計劃可行也。”
“不錯不錯,孝直之計可行也。”諸葛亮倒未發表什麼高論,只是笑著搖扇表示贊同。
顯然,在用兵之略上,龐統更有發言權,如今連龐統也這般附和,劉備便道:“既然諸位都認為可行,那此番進兵,咱們就將主攻方向放在這陽平關吧。”
當眾人熱議之時,方紹卻是默默不語,緊盯著地圖上那“陽平關”三個字沉思。
劉備見他似有心事,便問道:“中正,看你心事重重,莫非是對孝直這計策有異議不成?”
方紹這才道:“攻取陽平關固然是取漢中的捷徑,孝直的計策,紹也深以為然。但紹曾聽聞這陽平關一帶地勢險惡,關口南北兩山高不可攀,且相距不足十餘里。在如此狹窄的地段,我軍雖眾卻也無法展開,而張魯只需派一將,萬餘兵馬,夾山築以石城,只怕我軍便萬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