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都充滿了鄙夷與不屑,似乎在他們看來,益州人都是一群沒有血性的軟蛋,將來可任意的將他們壓在腳下,故而對於這個張任降與不降,其實他們並不太關心。
方紹卻對於劉備集團這種被勝利有些衝昏頭腦的表現感到不安,他熟知歷史,當然知道益州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此間士人的排外性極強,原本的歷史中,本地士人與外地士人間的鬥爭,直到蜀漢滅亡都不曾停止。而司馬昭在滅蜀之後,下令將非益州籍的降官統統召回北方,因此才最終獲得了益州士人的支援。
眼下劉備新得益州,法正這些東州士人因為巨大的功勞,因而獲得了劉備的極大信任,東州集團的勢力有在短期間急劇膨脹的趨勢,而荊州集團又忙於從新獲取的地盤中撈取利益,如此這般,益州集團的利益勢必將受到重大侵害,如果縱容形勢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早晚必會遭到益州集團的奮起反抗。
方紹費了這麼大勁才勸說劉備詐取益州,就是為了避免益州陷入內亂,而現在的出現的種種苗頭,顯然是有背於他先前的初衷的。
方紹忽然之間想明白,原本歷史中的劉備,為何非要冒著荊州不穩的危險,非要把諸葛亮調入益州,因為事實證明,只有諸葛亮才有輔佐劉備協調益州三股不同勢力關係的能力。
於是,方紹經過一番深思之後,當天夜裡便去密見了劉備。
方紹在堂中等候了半天之後,劉備才慢慢香香的從內堂中走出,看他一臉酒紅,想來是今晚又置酒高會,身上除了散發著酒氣之味,還帶著幾分脂粉香氣,看來方才正與美人尋歡,自己這一趟來得還真是不巧。
“中正呀,怎麼這麼晚還來見我,有什麼事明早議事時再說嘛。”
如果換作是平時的話,劉備必然會很認真的詢問方紹有何要事,眼下卻是這副不耐煩的樣子,看來富饒的成都城和巨大的成功,讓吃慣了苦的劉備開始有點沉迷於享樂了。
方紹換上一副凝重的表情,目光冷峻的看著劉備,一句話也不說,好一會之後只是搖頭一嘆。
方紹的欲言又止反而引起了劉備的興趣,他的神情正經了幾分,道:“中正,莫不是有什麼要事麼?我等之間還有什麼話不好明言的,但說無妨。”
方紹賣了一會半子,方才憂心忡忡的說道:“主公呀,恕紹直言,紹以為,主公不久就會大禍臨頭了。”
方紹的“危言悚聽”給正在飄飄然中的劉備澆了一頭冷水,他向來知這位年輕的謀士見識不凡,今時說出這等嚴重的話,必然是有其緣故,忙是把一臉的輕佻收斂,端坐起來,緊張的問道:“中正何如此言啊?”
方紹深吸了一口氣,沉沉說道:“正所謂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大半個天下尚為曹賊所據,主公只是取得了一個區區益州便忘記了憂患,主公莫非不記得了,那劉璋是怎麼失掉了益州的嗎?”
劉備的精神又清醒了幾分,似乎開始意識到自己目下的精神狀態確實與以往大不相同。
“劉璋之亡,正是亡於東州士人與益州士人間的內鬥。而今主公新得益州,東州士人固然功不可沒,但主公不要忘了,正是當年劉焉兩父子對東州士人的縱然,才埋下了後來與益州士人間無法和解的爭鬥。而劉璋既不能抑制東州士人的跋扈,又不能安撫益州士人的反抗,最終的結局就是,東州士人出賣了他,益州士人坐視江山易主而不為所動。這血淋淋的教訓近在眼前,主公豈可視而不見呀!”
劉備畢竟是一代雄主,雖然為酒色繁華沉迷一時,但內心中終究還心懷著天下,方紹這一席話如晴天霹靂,立時將劉備敲醒,更將他嚇得出了一頭的冷汗。
“中正所言極是,我自取蜀以來,對孝直等東州士人確有些恩寵過度,軍師他們也不及時勸說,若非中正你提醒,我差一點就誤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