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庸處世之道 > 第13部分

第13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開局融合鯊魚文班亞馬籃球:在NBA修仙的日子虛擬現實:這個NPC不是太正經開局解約,我用足球征服歐洲網遊:開局淪為祭品,我反手弒神王者:讓你穩村標,你拿大國標?上交求生遊戲後國家霸榜了世界OL2初之心盛霆燁葉凡唐若雪盧丹妮鄧佳哲周錚穿越成太子的小說隆霧迷眼南璃楚爍免費穿越小說沈驚覺和白小小司念周越深姜綰宋九淵的小說我都修仙了,還要讀書?神醫嫡妃世無雙盛眠傅燕城全文小說免費

這段演講,先講對日本漢學研究讓中國人不敢等閒視之。即使是中國專家在日本講中國學問,也要對聽眾的水平作最充分的估計。接著講自己不通曉日語,除了有勇氣之外,沒什麼資本。然而,自嘲正是恭維別人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對方不暈才怪呢。

向他人學習要發自內心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見到有賢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齊,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在內心做自我反省。這種人的修養境界是很高的。

人是透過學習而達到善良的,向誰學習?向品德才能好的人學習,即“見賢思齊”。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漢代楊雄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這都是要求向品質好的人學習。

當然,人類社會不可能都是賢人,必定會有不賢的人。“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當碰到品德和才能不好的人,首先應該反省自己是否也是這樣的人。宋朝學者楊萬里在《庸言》中寫道:“見人之過,得己之過;聞人之過,得己之過”。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就要改正錯誤,認真學習,變缺點為優點。更何況,作為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既能夠“見賢思齊”,又能夠“見不賢而內自省”者,向外向內,做到如此,修身必得正果。

與“內省”一致的是“自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自戒便是自愛,便不會走入人生的誤區。孔子在回答樊遲問如何“辨惑”時,講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戒。他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朱熹對“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這樣注的:“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內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前者是積極的向善,後者是消極的自防。曾子更明確地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朱熹注:“尹氏曰:曾子守約,故動必求諸身。”是說曾子注重內在修養,事事反求諸己。反省,是人的自我意識成熟的標誌。經常反省,有錯改之,無錯則免。他還教導人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責精神,難怪孔子感嘆:“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人物,有的人智慧而仁義,有的人愚蠢而邪惡。如果我們見到了賢良的人,那就想法趕上;見到了邪惡的事情,自己回過頭來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做這樣讓自己都討厭的事情呢?做到這樣,自己一定會成為人品不錯的人。

佔取別人的利益會埋下隱患

好利者逸出於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於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菜根譚》

一個好利的人,他的所作所為不擇手段,而且超越出道義範圍之外,逐利的禍害很明顯,容易使人防範,後患也就不會太大;反之一個好名的人,經常混跡仁義道德中,沽名釣譽,他所做的壞事人們就不易發覺,結果所造成的後果就非常深遠。

孫臏與龐涓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孫臏是鬼谷子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和智慧遠在龐涓之上。龐涓下山做了魏國軍師,自知才學不如孫臏,覺得孫臏是自己前程的潛在威脅。為了消除這塊心病,便寫信給孫臏,騙他到魏國來成就功名,而其真正的目的則是讓孫臏落入他的股掌之中,永無出頭之日。孫臏來到魏國,魏王拜他為副軍師,但龐涓以種種藉口加以阻撓,最後魏王只給孫臏一個客卿的位置。此後,龐涓不斷在魏王面前講孫臏的壞話,魏王將信將疑。

有一次,齊國使者慕名而來,想聘孫臏到齊國施展才華,孫臏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九洲風雲錄四合院之車門已焊死藍眼警探的春天巨星男友他不想結婚奇門之西門天豪門養女:總裁請息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