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沸騰十五年講什麼的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3/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虹卡對決網壇之資料天王王者:扮演女英雄,我成全民女神領主:開局召喚齊天大聖孫悟空女裝一萬次,我不乾淨了!生存遊戲:開局給個王寶釧別人公路求生,我開局招募大兵擁有魔王基因的我,真沒想吃軟飯網遊三國佔山為王nba歷史最強球員網遊:開局成為邪龍之子全民副本,我能自選獎勵遊戲降臨:從單機開始逐步成神人在荒野,櫻花亂殺開局弓箭手,滿天箭雨瞭解一下競彩足球的進行時網遊之統一全球王者:定榜雙區第一,我火爆全網NBA:開局融合鯊魚文班亞馬籃球:在NBA修仙的日子

net中國後來居上,Popop和It168也趕了上來,現在回頭看來,沒有取得1+1遠大於1的合併效果,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呢?

答:也許,讓原天極的管理層全面主導合併後的公司,可能就是合併工作有所遺憾的一個方面。但是當時兩邊股東的意思。新聞集團希望成為被動的投資者,並已經計劃把我調回中國區總部任財務總監。

宮公開反對,並堅決不參與新公司,也間接導致了CB主要的編輯們都離職。這樣,宮本人沒有參與合併後公司,而我當時也只是持職董事兼CFO,並不參與日常管理。而大多數資深的編輯都離職。新聞集團背景在媒體領域的管理優勢、編輯優勢並沒有在合併後的公司中有所體現。

新華社與中華網(1)

在1997年,同樣因為網際網路,新華社和它積極參與的中華網走進了大眾的視野。1997年6月,新華社全資子公司CIC在開曼群島註冊了一家叫中華網公司,主要從事入口網站及相關業務。這正是未來的上市公司中華網。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新華社是榮耀與權力之所在。全國最優秀、最聰明的大學畢業生被分配到新華社工作,他們寫的報道引領著著大眾的視野,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會定期寫一種叫內參的文字,用文字記錄他們看到的,向相關部門彙報國內發生的事實。

新華社也有自己的三產部門,特別是隨著中國股市的到來,新華社嚐到了透過金融資訊賺錢的甜頭。新華社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創辦了兩份非常成功的股市新聞報紙:《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

新華社在香港的業務也頗為贏利。中國環球公共關係公司幫助新華社將它的宣傳技術和分銷網路應用於它的商業企業客戶。消瘦、機敏,新華社香港分社的公關合作夥伴的負責人馬運生負責這塊業務,有很長時間他曾服務於新華社,這讓他能很好的成為第三方。

不過,新華社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中國市場對金融新聞資訊的需求爆炸中只是一個旁觀者。當時全世界有4家公司提供全面的實時金融新聞資訊。三家是美國公司——道瓊斯,Knight…Ridder和彭博,第4家是英國的路透社。道瓊斯和路透社實際上是瓜分了中國市場,路透社的份額稍大一些。彭博的份額極小,Knight…Ridder則根本沒有進入中國。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經濟改革進入了高潮。全國冒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交易所,它們什麼交易都做,從大豆到鋼鐵。這給了路透社和道瓊斯的實時金融新聞資訊有了需求。

儘管向每個終端每個月大約收費2000美元,這是一筆不菲的價格,但由於這兩家海外通訊社的終端上有中國14家主要商品交易所和兩家證券交易所的價格顯示,因此,交易所和各種金融機構仍成百套的安裝路透社或道瓊斯的終端系統。這樣這些公司的交易員就能像全世界所有金融公司的交易員一樣日日夜夜地盯著螢幕,看到價格在世界範圍內的重大事件和新聞的驅使下起伏跌宕了。

當然,新華社也看到了這一切,他們同樣渴望獲得金融新聞資料領域中豐厚的利潤。於是,雙方的爭奪開始了。

當新華社陷入與路透社、道瓊斯的爭奪中時,馬運生開始思考網際網路可能是實實在在賺點錢的一種方式。他聯合了兩名在美國接受教育的香港企業家朱伯倫和葉克勇。朱伯倫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計算機專業,他從事房地產銷售和郵購市場業務。葉克勇是一名計算機工程師,持有沃頓商學院的MBA學位,在美國時曾在畢馬威資訊公司的戰略規劃部門工作過。三人小組為新華社設想了一個計劃,利用其政治背景獲得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其計劃是建立國中網(China Wide We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林蛋大奇幻征程半夜被迷婚武神風暴影之前世今生簽到全球:我成了旅遊大亨神醫王妃有點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