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以文御武(第2/3 頁)
的確,藩鎮的確是大唐亡國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分天下為十道,其最高長官為大都督,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割槽,其長官稱為“使”,睿宗時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但是隻有統兵之權。
不過隨著疆域的擴張,唐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總攬軍政大權。
但是,在唐玄宗末期,節度使許可權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
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
不過隨著唐末黃巢之亂的發生,這才開始出現大量藩鎮不聽中央調遣,獨自割據地方的事情。
唐天佑四年,梁王朱溫接受唐哀帝“禪讓”,建立後梁,定都開封府,佔有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從此五代開始。
就在短短七十年的時間裡,中原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等五個朝代,中原之外還有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由此也造成了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景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劉能繼續說道:“大唐亡於藩鎮,地方上國祚頻換,幸虧有太祖皇帝和當今官家平定天下,這才有了天下太平的跡象,但是太祖皇帝因為被迫黃袍加身的緣故,故而擔心手下大將也有人遭遇到此事,所以才對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功勳卓著的將領來了一招杯酒釋兵權,這才絕了一些武人心中的野心。”
曹彬點了點頭,說道:“卻是如此,太祖皇帝若不如此,恐怕前些年就會有人趁機叛亂了。”
劉能也知道他說的沒有錯,先不說趙光義得位的事情本就充滿了懸疑,單就是太平興國四年那一次北伐,就足夠讓有野心的人掀起叛亂,發動篡位了。
不過今天說的不是這個,劉能又是說道:“對,但是此事也是有弊端的。”
“此事有弊端?但是這和以文御武也牽扯不上關係啊!”曹彬立刻說道。
劉能笑笑,立刻反問道:“那如果樞密使只允許文臣擔任呢?”
“這怎麼可能?”曹彬立刻笑道:“那群文人又不懂如何帶兵打仗,他們憑什麼坐到樞密使的位置上。”
不過看著劉能沒有笑,曹彬不禁問道:“難道後世真的只讓文人做樞密使?”
劉能用力地點了點頭,回答道:“對,史書上有過記載,大宋的樞密使絕大多數都是文臣,尤其是從仁宗朝開始,文臣出身的樞密使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武臣樞密使的數量。”
“等到英宗朝開始,武臣就再也不能出任樞密使了,這個武臣之中權柄最大的位置,只允許文臣擔任,此時也意味著文臣已經徹底壓了武臣一頭,完成了以文御武的願望。”
“那帶兵之人不還得是我們武臣嗎?”曹彬的臉色雖然不好,但還是強辯道。
“對。”劉能點了點頭道:“帶兵之人的確還是武臣,不過你可別忘了,軍中還有監軍,而監軍的權柄是超過一軍主帥的,只要這個主帥不想豎起叛旗,那就必須要聽這個監軍的。”
“如果這個監軍懂軍事還好說,但是如果這個監軍不懂軍事呢?”
“他讓大軍在不應該出擊之時出擊,身為一軍主帥,你出擊不出擊?”
“出擊的話,就是必死無疑。”
“不出擊的話,就是叛逆,監軍就可以代朝廷執行軍法,斬了你這個畏敵避戰之人。”
“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