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山門論我佛(第2/5 頁)
這世間不是有三大佛祖嗎?東方藥師佛、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和西方阿彌陀佛。你還說藥師佛專救治人間疾苦,如果如來佛祖不能解決此事的話,那咱們去東方,去求藥師佛不。就算是有千辛萬苦,但我也願為太后前往。”
金蟬聽了,苦笑著搖了搖頭,充滿感激地對玉蘭道:“多謝玉蘭姑娘。不過佛經上說,在我們所處的世界的東邊,距離了有十條恆河沙粒那麼多的佛國土之遙,那裡有一個國土,有佛號稱琉璃光,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同為藥師佛的左右脅侍;向西,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而我們生活的世界,仍是娑婆世界中,教主釋迦牟尼佛居住天竺,才是位於我們的西部,而不是位於娑婆世界西邊的極樂世界。或許東方淨琉璃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只是存在於一個想像中的世界,是如來佛祖所追求的境界罷了。”
“這麼說,那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都不是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的了?”
“應該是吧。”
“不對,我聽龍姐姐說過,她說天庭開蟠桃會時,觀世音菩薩也會去的。若是按你說的,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左脅侍,為何她能現身天庭呢?”
“這些天來,我也在反覆思考這一問題,想來能解釋通的,就是據佛經上記載,觀世音菩薩在過去劫中早已成佛,可為了娑婆世界的芸芸眾生,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中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普度眾生。正因如此,觀世音菩薩便成了人們心中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形象。”
“是這樣啊!”玉蘭聽了,有些相信,但又有些迷茫。
金蟬見了,又繼續分析道:“佛經上說,在當今的娑婆世界中,釋迦牟尼佛的二位脅侍,是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和以大行聞名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其形象則為仗劍騎獅之像,比喻修行都要以智慧利劍斬斷一切眾生的煩惱,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而普賢菩薩以大行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均是指導我們修行者去做一輩子善事來利益眾生。佛祖正是透過二位菩薩形象,真真切切地告訴我們,在娑婆世界中,只有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才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沒有智行合一,二者並進,只知道虔誠禮佛,多上香火來盼著佛祖保佑,菩薩保佑,待自己百年之後,就身享極樂的想法,可以休矣!”
“噢,我明白了,看東方淨琉璃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是我佛如來心中的理想世界,也只存在於修行者的心中。我們只有以智慧來斷俗念,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才能真正地將佛家真諦悟懂參透,將靈魂昇華到自己內心的那片淨土之中。是這樣子嗎?”
金蟬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嘆道:“玉蘭姑娘果然是天資聰穎,一點就能頓悟。”
“是嗎?”玉蘭聽了,目光中閃動著嚮往的光芒,輕輕地道,“哎,若是能和你一樣,在此地靜修,求文殊菩薩教誨,來告訴我如何用慧劍,斬卻這麼多煩惱絲,該有多好啊!”
金蟬聽了,心中一驚,心道玉蘭姑娘如此人物,聽口氣怎麼會有出世之想法。我可不有與她多談論佛經,免得影響了她。當下打岔道:“對了,玉蘭姑娘,你知道嗎?我是被慧智禪師送到這裡來的。”
“我聽龍兒告訴過我了。哎,想不到慧智禪師一生慈悲為懷,到頭來竟然是這樣子走了。”
金蟬聽了,雙眼垂淚道:“是啊!生我者父母,救我者慧智禪師也。我一定要尋遍天下,將楞嚴經整合,也成慧智禪師遺願。”
玉蘭聽了,想起這兩寺都與攝摩騰、竺法蘭和漢明帝有關,誰能想到,如今攝摩騰、竺法蘭二位祖師的曾徒孫和漢明帝的曾孫竟然是同一個人,就是站在自己眼前這個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