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九龍治水(第2/4 頁)
煩二主,便對張忠道“卿可幫朕辦成此事否?”
張忠躬身應命道“遵陛下命,不過此事需要順其自然,卻是需要一些時日。”
“無妨,卿儘管去做”
張忠回到府邸後躺在床上好一陣子才緩過勁兒來。
這一陣子,雖說不是每日入宮當值,但也沒有閒著,他的書房之中,好幾張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各種書籍被鎮紙壓著,還有各種紙張被夾子夾著,都是張忠的筆記,張忠在乾清宮獻策之後,後來也明白了朱祁鎮那日若說的三思為何意,也明白了朱祁鎮的心思,所以他要趁著有限的時光還未走完之際,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冊,他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日,但凡能夠留下像是賈誼《治安策》一樣的《南陽策》,能夠成為未來大明的執政方略,那麼也就餘生足慰了。
不過今天皇帝的交代還是要完成的,於是吩咐下人“派人持父親名刺,請王英王學士過府一敘。”
張輔一直以來都與文人交好,可以說對付文人,自然是文人更知道怎麼下手,而王英就是切入點。
王英此人,文壇大家,翰林院學士,而且長期身處翰林院,以太宗始,一切重要的詔旨都出自他手,而且還傳聞其是王導之後。
王導何人?王與馬共天下中的那個王,便是了。更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王指的就是王家。
王英乃是永樂二年進士,常伴太宗左右。而宣宗皇帝時更是將其與太祖時的宋濂、劉三吾,太宗時的解縉、胡廣相比,每每激勵,必不使前人專美於前,勿讓先人。
可以說名聲之盛,為當代文豪亦不為過。而且還是當今講官的人選之一,還有就是王英的脾氣與李時勉不同,可謂是外圓內方,更兼具了變通,是想太宗皇帝那樣的皇帝,咱們這位王學士卻能常伴左右而無錯處,可見其水平之高。
雖然沒有競爭過李時勉,卻也不是學問的問題,比較起來,王英的學問不比李時勉差,甚至猶有過之,但是,太皇太后確認為李時勉的性格當是本朝之魏徵,可陪伴君王左右,以其品格薰陶,這一點比學識重要。
王英按約過府之後接待的卻是張忠,心中好奇,不過還是按下不表,兩相寒暄,之後張忠道“今日請王學士過府,卻是有一事相詢,學士見多識廣必有所教我。”
王英笑眯眯的像是個鄰家小老頭一樣,“不知少國公有何疑問,說來聽聽。”
“這…小侄深受皇恩,允宿衛宮中,這些日子所見,唯有一語,陛下苦啊。”
王英聞言雙眼一立“可是有不屑之輩威脅陛下?”
“有太皇太后在,如何會有如此狂悖之徒?卻是國子監李祭酒,有些太過不近人情了,小侄也知道李大人想要啟沃聖心,可是如此繁重之課業,小侄怕會適得其反啊。”
王英聞言暗暗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為又有什麼禍事了。
封建時代天下安危可謂繫於一身,紫禁城中若是有一點點小事,也能鬧出大事件來,由不得王英不緊張。
不過說到李時勉,王英也就不緊張了,他太瞭解這個石頭了,哪怕刀斧加身也不會加害陛下的,不就是些課業嘛。
然後就問道“李古廉又做了什麼?”
張忠也不誇大,一五一十的將事情說了出來,其中也並無添油加醋,不過王英卻逐漸皺起了眉頭,本以為不過是課業稍稍繁重了些。然後就看到張忠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頗有些不悅的問道“還有何事?一併道來。”
張忠這才道“王振王公公常伴陛下左右,陛下每每出錯,李師便懲罰王公公,致使其深恨之,每每都有詆譭之言,而陛下……這麼說吧,一次陛下想要去御花園賞花,王公公言怕是李師不允,陛下竟有鼠見貓之感,陛下本就聰慧,若長此以往,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