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頁)
家解散,實在弊多利少,誠如老高所言,弟兄們回去難免幹些打家劫舍的勾當,成為為禍一方的禍患;此外咱們把唐朝的天下鬧得如此天翻地覆,那唐朝皇帝和朝中大臣焉有不恨咱們之理?若他們知道咱們沒有了軍隊,還不乘機加害?因此只要軍隊在手中,任何風浪都不可懼!”
賢傑點頭道:“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隊伍不解散!但是咱們現在不能造反,又該幹些什麼呢?”
高應龍道:“自古以來我中華子民只知道自守疆土、進行自相殘殺的窩裡反,卻不知向外爭取生存空間——今番我等何不開此先例,去征伐外夷,奪得一塊地盤,以圖展?”
“對呀,真是高見!”眾人紛紛表示贊同。
然而在究竟開往何處的問題上,大家又爭論不休。有的主張去打高麗,有的主張去打婆羅國,還有的主張去西域。
賢傑搖頭道:“那高麗憑藉山海之險,自前朝開始便與我國多次交戰,積累了豐富的對華作戰經驗;此外路途遙遠,我等勞師遠涉,只恐不能成功。那婆羅國和西域路程更遠,一為熱帶凶蠻之地,一為沙漠貧瘠之土,皆不可取!”
沉默了一陣,高應龍忽然道:“聽說東海外有個東荒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可惜處在大洋之中,至今尚未開,無國無州,正是一個絕好去處,諸位以為如何?”
石明亮嗤道:“東荒之地只是傳說,究竟有幾分可信度?”
華元豐道:“確實有一個東荒之地,吾叔當年曾到此遊歷,所見所聞誠如高應龍將軍所言!”
賢傑沉吟良久,話道:“不論是虛是實,總要去試一試才能見分曉——那就這樣定了,去東荒之地開闢一片新天地!”
普濟道:“要去東荒,得先下洪澤湖,造好能渡海的戰船後再下長江,出長江口,方可漂洋過海。”
賢傑道:“那就向洪澤湖開拔——眾位弟兄還有什麼什麼意見?”眾將包括石明亮在內都無異議。於是賢傑便揮軍南下,向洪澤湖開拔。
從汴州到洪澤湖,不下千里之遙,經過了陳留、杞縣、睢縣,四月二十四日到商丘,二十八日到淮北,五月一日到宿縣,五四青年節(當然那時沒有青年節)這天到達泗縣,第二日也即端午節這天到達了洪澤湖邊的泗洪縣官塘鎮。這雖然行程千里,穿越了十幾座州縣,但行進尚算順利,沿線唐軍皆遵守了停戰協定,沒有攻擊逆軍。
到達官塘鎮便望見了洪澤湖一片白茫茫的大水,眾將士都興奮起來,失利的陰影彷彿一掃而空。
賢傑不準士卒進鎮擾民,乃命在湖邊荒蕪處紮下營寨,然後砍伐樹木、趕造戰船。
不覺又過了幾日。這一日,龍彪和高應龍急匆匆來見賢傑,向賢傑報告了一件特別的事情。賢傑聽了不覺一驚,急令備馬,帶著幾個隨從往東北方向而去。
東北方一處山凹裡,一個農人正在揮鋤鋤地。賢傑躍下馬,奔到那人身邊,跪了下去。那農人先是一楞,待到認出賢傑時不由又驚又喜,喊道:“叔父……”賢傑慌忙止住道:“陛下勿行此禮……”
原來這農人竟是隋朝廢帝楊侗!當年楊賢傑的祖父靠山王楊林本是隋文帝楊堅的叔父;隋文帝的次子楊廣害死太子楊勇,接著又弒父篡位,楊廣便是隋煬帝。隋煬帝殘暴不仁,數次對高麗用兵,損失了上百萬人馬。又徵集二百萬民工開挖大運河,全國所有的壯丁幾乎都在服勞役,苦不堪言。煬帝還加重賦稅、橫徵暴斂,還勞民傷財,三次巡遊江都(即今揚州)。終致民不聊生,紛紛揭竿而起,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大隋政權很快土崩瓦解。隋煬帝也在第三次巡遊江都時被叛臣宇文化及殺死。
於是王世充等人便擁戴煬帝的兒子楊侗在洛陽繼了隋位,就是史稱的泰帝。時值農民起義更加彭勃展,天下群雄並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