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2/5 頁)
高原,東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賀蘭山。總面積四萬裡,南北長六百里,東西寬則只有二十到一百里,像一條狹長的帶子,斜貫西夏的整個國土。
因為四周都是高原,寧夏平原氣候宜人,無冰雪霜凍水旱災害。加上黃河流經這裡帶一個微微的弧度,只要挖出一道缺口,充沛的河水就能很便利地灌這片沖積平原。因此,這一片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居然支撐起一個強大的西夏王朝。
西夏主要分成三大塊。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因為還沒怎麼開發,現在還是西夏的畜牧業基地。只有寧夏平原才是中國西北部的糧倉,農作物的產量甚至超過了關中平原。
寧夏平原又是西夏的商業中心,手工業中心和政治中心。小小的一個盆地中集中了西夏王朝兩百多萬人口中的一半。
就拿西夏的首都興慶府來說,現在有人口十六萬,是西北地區的第一雄城,比之北宋的四大京城也不逞多讓。
一百多萬人口,兩萬平方公里土地。同飽經戰火,已變成千裡赤地的河北、河南、山西相比,這裡就是塞上江南,人間樂土。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楊華按耐住內心的激動,看著這片人間天堂,有些微微的暈眩。
此刻,他已經觸控到這道財富的大門。只要盡收西夏之地,以這裡的人口、糧食和聞名天下的河曲馬,一統天下當不在話下。
此戰若勝,進一步,天王。若敗,也不用回河東了,他面對的是一個強大到令人膽寒的,擁有四五十萬軍隊地王朝。
得到府州折可求地協助,楊華所率的河東大軍用一個月地時間經麟州、石州、夏州殺到寧夏平原,而這條行軍路線也是以往党項人進攻大宋朝的必由之路,這不過這次的攻擊方換成了楊華。
沿途還遺留著當初折家軍和党項人反覆拉鋸時留下的軍營和堡壘,依靠這些遺址,楊華沿途建立運輸線,將搶劫而來的錢糧源源不絕地往太原運。數千里長的道路上,民夫川流不息,斥候往來不決。
河東今年的大饑荒讓民夫們爆發出極大地工作熱情,這些窮瘋了的百姓什麼都要。也算是他們運氣好,因為寧夏平原的作物成熟季節比山西要遲上一月,楊華剛一到就碰到收割季節。於是九萬多百姓同時揮動鐮刀,朝這一片黃燦燦的穀子地撲去。
九萬多百姓若站在一起,將是一個長寬各三里的大方陣。這麼多人同時散出去,可想秩序將亂成什麼樣子。
這個時候,如果党項人突然反撲,將造成不可遏止的大潰敗。
不過,說來也奇怪,等楊華依地域組織好隊伍時,已經兩天過去了,党項人還是沒有來,這讓他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而本地的党項人見楊華勢大,也都紛紛逃離家園,朝興慶府湧去。
九萬民夫四下搶割糧食,用不了幾天就會將夏州地糧食收割一空。
“夏國國君李乾順是個蠢貨嗎,這都兩天怎麼還看不到一個党項兵?難道他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非要等我整頓好兵馬才來進攻嗎?”楊華心中疑惑,党項人全民皆兵,戰時又自備兵器和馬匹,只需軍令一下,立即集結成一支龐大的軍隊,動員能力比宋朝可強太多了。
“回楊將軍的話,若是在二十年前,小梁太后執政的時候,党項大軍早就到了。”趙行德還是一副謙虛謹慎的樣子,他恭身行禮,寬大的青袍在風中飄揚。
作為一個在西夏中樞機構做了十多年的官,趙行德這個西夏通現在被楊華依為心腹,也是這次進攻寧夏平原的戰略制定者之一。
“哦,這又是什麼道理?”楊華伸手拍了拍秦長城的城磚,問。
趙行德說:“二十年前,小梁太后執政時,大權在手,朝政也井然有序。而如今地夏國國君李乾順生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