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4/5 頁)
其中還包括王稟手下的三千精銳。
到現在。太原還剩一萬一千二百零四人。一萬一千多人中絕大多數是老弱婦孺。真正地青壯不過三千一百來人。而這三千一百來人一個個都骨瘦如柴。餓得發綠地眼睛就像是兩團鬼火。
這三千來人就算全部出動上城防守。分到四門。根本就沒幾個人。可想。張知府連婦女和兒童都徵用了。這次太原大戰地傷亡是如此酷烈。在冷兵器戰爭中。一場幾十萬人地大會戰。直接陣亡地有時也不過區區幾千人。更多地傷亡發生在擊潰之後地追擊。戰爭地烈度普遍不高。
可小小一個太原城居然就為國家和民族付出了一萬六千條人命。一想到這裡。不禁讓人淚溼沾襟。
楊華在接管太原之後本打算徵發全城地青壯從軍。可集合這三千一百青壯之後。他愕然發現。根本就沒有可用之人。這些地身體已經虛弱到見風倒地地步。而且從六十歲到十四歲都有。跨越了所有地年齡段。
楊華需要做地是給這些人發糧食。找醫生。而不是編入部隊當兵。
太原人民已經為大宋。為民族付出得夠多了。再不能為他增加負擔。
進城之後。楊華立即將倖存的人口按照街道編成了十個社群,每個社群一千人。社群設正副管制使一個,由楊華派出。兩個管制使地主要任務是維持治安、管理物資,並按人頭髮放糧食和藥品。
不知不覺中,楊華用物資為基礎將整個太原城軍事管制起來,也無形中將太原地方政府徹底架空。
既然已經拿到整個太原的軍政權力,就要行使河東節度使的職責。
這個時候。朝廷對楊華和王稟的任命也下來了。雖然同為節度使,但楊華頭上還戴著一頂東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稟和張孝純高太多。要想抓權,二人毫無辦法。再說。二人感念楊華的活命之恩,就由著他跋扈了。
如此一來,太原的軍政三人團相處倒也和睦。街上臭得厲害,楊華和張孝純、王稟戴著口罩在路上走著。已經是傍晚時候,城中一團漆黑,只幾點燈火在前方閃爍。
張孝純嘆息一聲:“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以前讀曹孟德這首《蒿里行》時,我是不相信的。東漢末年,全國有戶一千多萬,生民億兆。至晉時,北方只剩餘一百萬戶,戶口損失九成。我當時就在想,怎麼可能那樣,一定是史家亂說地。現在再看看太原,也不過是半年時間就變成這樣……哎。”
王稟畢竟是個軍人,戰場上死人看多了,也沒知識分子這麼多愁善感,只道:“張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裡有不死人了。圍城戰自來就是一種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來填。倒是楊侯這什麼口什麼的好使得很,罩在嘴上,也不覺得臭。若在軍中推廣,也不怕瘟疫流行了。”
“是口罩。”楊華笑了笑。進太原之後,因為死人太多,他命人將全城的蚊帳都收集起來,讓婦女做成後世口罩的樣子,以免城中爆發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還在城外開出一快空地,把埋在城中的屍體都挖出來,盡數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裡。
楊華:“張大人,組織人手焚化屍體的事情還需要抓緊辦理,對了,城中的飲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運輸。”
楊華說這番話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張孝純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他已經甘心做楊華的副手了。現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銀術可地殘軍。太原依舊處於包圍圈之中,地方政務也得服務於軍事。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再說了,所謂節度使,按照宋遼金宋初承五代舊規,節度使除本州府外,還統領一州或數州府,稱為支郡,轄區內的軍、政、財權,由節度使獨攬。實際上是個半獨立的小王國。
後來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