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肉身投餒虎(第1/1 頁)
“王兄認為此事不可行?”陳讓見他只是在那兒笑,卻沒有說話,不免問道。
王安石沉吟道:“可不可行,沒做過,誰又知道呢?恐怕誰都給不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來,但是,千百年來,什麼最難?當然是改變人們的固有思想最難,慶曆變法知道嗎?”
陳讓點點頭,“知道,聽說失敗了,力主變法的富弼、歐陽修、范仲淹、韓琦他們幾個,好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富弼去了鄆州、歐陽修去了滁州、范仲淹去了鄧州。
而韓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刻正趕往揚州,王兄添為揚州籤事,如果晚走幾天,說不定還可以碰到他……”
王安石聽到這裡,心情忽地變得沉重起來,好半晌才嘆口氣道:“你剛才都說了,從范仲淹到韓琦,幾位主要的大臣都貶職離京了,如果這樣還不能說失敗,那什麼才叫失敗?
想當初,范文正公向官家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項政令。
十條主張,哪一條不是利國利民?一時間,朝野震動,社會氣象煥然一新,卻沒想到這麼好的改革方針,就因為夏竦的一封書信,被打得體無完膚,敗得如此純粹,可笑不?”
王安石說到此處,當真是痛心疾首,如果不是知道他的為人,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志向,見他如此,陳讓一定會叫他一聲,好演員,請收下小弟的膝蓋。
正因為,知道他的生平,知道他的志向,這才對他特別的尊敬,在他的計劃當中,原本就有藉助他變法的東風,實現自己的工業計劃。
現在是慶曆五年,而王安石真正變法卻是在熙寧二年,離現在還有二十五年。
人生有幾個二十五年?
這原本就是一個年紀輕輕幹大事的年代,如果真的等到二十五年後,自己到老了,到那時候,是否還有現在的雄心和壯志,二十五年後的事情,誰說得準呢?
相見不如偶遇,他今天之所以能在杭州的西湖遇到王安石,多半是因為王安石要回京述職,借這個機會跑來西湖遊玩一下。
文人嘛,千百年來,似乎都好這一口。
而且大宋的官制,也是奇葩,每個任期都是三年。
三年後,需要回京述職,然後接受新的命令,這一來一去的時間,有好幾個月,所以,你會經常看到這些官員在回京述職或者走馬上任的時候,遊山玩水,造訪親友。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的詩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
大宋的三冗嚴重,這也是其中之一。
大宋朝就是一個高薪養廉的典範,用陳讓的話說,這樣的官制,就是閒得蛋疼,所謂的四海昇平,那都是這些官員唱出來的。
那些所謂的磚家教獸研究出來的所謂大宋的雞的屁股點比多少,那就更加扯蛋了,因為他們所研究的,因為他們所研究的文獻,都是那些官員文人記錄下來的。
這個社會,這個時代,誰最有話語權,當然是他們才有話語權,從他們那兒得來的資訊,有幾句是真的,陳讓並不想去反駁什麼,反正他眼睛看到的,跟記載的不一樣。
或許,他眼中看到的,才是歷史的本來面目,比如眼前的這位仁兄,按照歷史的記載,他這次回京述職後,將會去鄞縣,也就是現在的寧波任職。
但是,要是他的腦袋抽了筯,跑去合州任職呢?
現在的合州知州姓林,陳讓就很不:()大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