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其一)(第2/5 頁)
叫你明非而不是——確是呢?”
“來源與前提的同一在於存在,互為彼此,在明非前,零可以是一,一也可以是零,所以先讓存在不存在,在明非後,定義其中來源成為不確定的存在零而前提成為確定的存在一,也就有了可以區分的依據。實際變成了不確定的存在是零,任何新存在與不確定共存零等於新存在像量一樣獨立於不確定存在的念,所以新存在與來源共存等於新存在本身,進而新存在與零共存等於新存在;而任何新存在與確定存在一共存等於新存在量與第一個量對立統一,形成下一個新存在,以此作為秩序依據,於是新存在與一共存等於下一個新存在,所以新存在與新存在之間有了順序。那共存這個表示你又想到什麼新奇說法。”
“穿過1,得到下一個存在,所以111變成1+1,把中間的1區別,就像量子死亡被稱膜量,從此成為一個新存在。可是1+1又如何與2等同呢?”
“1+1從此一起行動,把膜量這新存在與自身區分,躺下來就變成=,於是有了1+1=2。”
“不錯不錯,也可以是1+1=2。與零區分而定義的一,1才是對立統一的樣子,這是量與念出現不同的原因,量有了膜,也從此有了生死。”
“那加有了,另外三個你準備怎麼辦?”
“膜量後來成為了什麼?”
“針量,線量和衣量。”
“線量是從膜量中發現,針量和衣量是根據線量創造的。”
“減是線量,針量是乘,衣量是除?”
“你覺得針量,線量和衣量像什麼?”
“工具。”
“是的呢,膜量,線量,針量和衣量就像工具,成為第五個定義工具的內涵,加減乘除也成了類似工具,定名為符號的存在的內含。那數字和符號都有了,接下來你覺得缺什麼呢?”
“兩位數,三位數,更多位數又應該代表什麼?”
“哦,不錯呦,是呀,量之間是有了區別,可在數學這個唸的角度來看,永遠只是十個數字量而已。11還是111,如果缺少一個範圍,那麼只是彼此離得近的不同數量的1而已,所以要定一個位置,起點,又或者說,原點。所以有了晶念,光念也就從此定性。”
“有了這個小數點,從此,出現了代表光念的存在,也就是0這十個數。至此晶念是量而光念是念,數字就此成為了第一種量子,透過符號,互相之間就此互相有了邏輯聯絡。那暗量也就是這數字中某種特殊數字,在發展中出現的被後續量子發展出的函式變得可測,或許像是以太發展出來的芯靈,也可能是靈子發展出來的量膜,或許兩者都有。這也是你說函式是數學的量子,而不是某個確定發展出來的某個具體定義。”
“是呀,但這一切又開始不同了。函式出現的那時,數學變成了量子,而函式此時還是量,那什麼是念呢?”
“未知數?”
“沒錯,數學從念發展成為量子,是因為函式的出現,不過在之前函式還是量,但剎那間他與數學的關係就像零和一,數學是不確定的存在零而函式是確定的新存在一。質變,也就一念之間。那他們的量與念又是什麼?”
“念是未知數,那量,嗯,是符號。找到無數的各種像量的符號,嗯,那又代表什麼呢?”
“你說為什麼說函式是量子?”
“思想。對,就像我們學會了區分和定義後,開始三生萬物。也就是說,數學這個量子開始問自己,存在的意義。”
“那一開始想的應該是什麼?”
“零和一。換言之就是不存在和自身。”
“所以,數學從此開始具有兩面性,既是混沌整體,又成為了一個個個體,從量子成長為自身,又變成靈液和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